第226章 弱力(1 / 6)

按照现阶段已经证实的理论,传递电磁力的粒子是光子,传递引力的是希格斯玻色子,传递强力的是胶子。

而传递弱力的玻色子有三种粒子,是分别带正负电的w+玻色子和w-玻色子,以及不带电的z玻色子。

而w和z玻色子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衰变为电子之类的轻子和中微子。

慕容岁的实验其实就是还原了w玻色子的衰变过程,进而控制了弱力。

其中希子可以用浊气操控,光子可以用灵气操控,依据已经建立的弱电统一理论,那么灵气也应该可以用来操控与弱力有关的粒子,包括中微子和w、z玻色子,进而掌控弱力。

至于如何掌控强力,现在还无法言说。

为了彻底搞明白这种机制,便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由于弱力极为弱小,且作用范围很短,对其展开研究并不容易。

首先要做的,便是分离单个中微子。

宇宙中的中微子无处不在,正如它的外号“幽灵粒子”一样,几乎可以穿过任何物体,雁过不留痕。

因此只能采用空间手段,而这会是一个极大尺度的实验。

宇宙中各个方向都有源源不断的中微子飞来,因此需要搭建一个覆盖三百六十度的巨大空间透镜组,用来汇聚中微子,并把中微子导向别处,从而在中微子不通过的区域制造出中微子真空。

其他高能粒子也会被屏蔽。

这一步只是排除干扰。

还需要获得可控的单个中微子。

如此同样需要使用空间透镜,但却要采用凹面镜,好让几乎平行的中微子束处于发散状态,再嵌套更多的空间凹面镜,就像是稀释液体一样,逐级降低中微子浓度。

直至最终一级的透镜中,每秒通过的中微子数量等于一。

搭建完成的实验装置位于艾诺的拉格朗日点处,凹面镜的轴线方向对着太阳,其他方向则被大量的空间透镜所覆盖。

轴向方向长达三千公里,太空实验室周围透镜组成的球体半径也有五百公里。

而且由于中微子产生自放射性衰变或者核反应的过程,因此构建实验室的所有材料都极为纯净,不含有任何放射源元素,供能也采用紫雷晶,而不使用可控核聚变装置。

人体中也难免存在放射性元素,活性皮肤的细胞中也是这样。

因此实验室中不会有任何实验人员,全由机器人完成各项工作。

用来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