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持续疯狂,雏鹰计划(5 / 6)

…比方说某位天选之子。

而想要打出名堂,就得在初中时便展露天赋,才能获得进入这些高中的机会。

而想要在初中甚至更早的阶段脱颖而出,就得从小开始接受科学方法努力训练。

对于米国年轻球员而言,这是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NBA之路。

看似在读书,但实际上同时也是在筛选篮球人才。

而这种职业化道路恰恰是国内目前所没有的。

坐拥全球最多人口的天朝,十亿以上的人口真正参与到篮球这项运动的只有百万级,再往深了说,能打职业的可能只有十万级甚至更少。

所以,想提升国内篮球水平绝非一朝一夕,这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

但在此之前,国内需要做的就是打通一条职业化的道路,让天朝的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们选择走这条路不再是单纯靠爱发电,而是能靠打球养活自己,甚至是赚大钱。

只有喂饱了肚子,才有资格去谈梦想、谈热爱、谈未来!

因此,大姚和王泽林制定的这份雏鹰计划,总体来说就两部分,分为国内和国外两大板块。

国内板块,新建篮球学校试点和CUBA名校合作并行,增加篮球人口基数才能涌现出更多人才,然后在BA选秀的制度,争取早日将篮球变成一种职业。

这一板块当中,最重要的是篮球学校、名校合作和CBA选秀三点。

一开始大姚的建议是大力推行篮球学校,培养专业纯粹的年轻球员。

但在在王泽林与双方背后智囊团的建议下,考虑到国内大学基本走的是应试教育,只要在这种主流趋势下推广篮球,难度会非常非常大。

老一辈的传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更改。

与其这样,还不如与CUBA名校合作,大家一起将这块蛋糕做打,再结合即将推行的CBA选秀制度,说不定CUBA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和跟NCAA一样的存在。

至于国外板块,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一定数量的有潜力的适龄青少年,分别将他们送往北美和欧洲长期接受专业篮球培养,实现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说白了就是借鸡生蛋。

因为两人都很清楚,考虑到复杂的国情,国内是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