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杀鸡儆猴(3 / 3)

他们。

牧沧海与谷永福收齐了置地的银钱,借了谷音家的骡车去了县衙,办地契。

……

谷音到大宅院时,应素秋和武樱就等在门前。

她走过去掏出钥匙打开了门锁:“有点事情耽搁了,让你们久等了。”

应素秋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反正我们闲着也没事。”

谷音颔首,三人一同走进院子。

应素秋看着宽敞的院子和宽敞的房屋,忍不住称赞:“音音,你可真有眼光,这宅院打理一番,正适合开绣坊呢。”

谷音笑应道:“应婶儿,绣坊的事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懂,还是要你多操心。”

应素秋没开过绣坊,但她小时候,跟着奶奶去过不少次绣坊,对绣坊的运作还是了解一些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于是听到谷音这般说,也没有推诿:“音音你放心,我一定会用心的,我们娘儿俩还指望着绣坊开好了,早点还清欠你的银子呢。”

武樱听自家娘亲这般说了,也忙跟着点头:“还有我,我以后一定会认真绣绣品的。”

见母女俩这么上心,谷音便放心不少。

三人转了一圈,很快便敲定了整改方案。

正屋一排有六间,屋子够大,就是不够敞亮,格局也不够通透,需要将门板整扇拆掉,再打通隔墙。

东西偏房各有三小间,则要做好防潮,分别作为存放刺绣用料和成品的仓库。

而三间小南屋,就收拾出来当做厨房,日后供不方便回家吃饭的绣娘使用。

至于绣架绣布绣线等,则由应素秋选好后,再同苏氏与梅姨敲定,最后由谷音过目。

将这些首要的事情确定好,谷音便叫来谷老大和常辉,开始按照方案改造正屋。

同时谷音便带着应素秋母女以及苏氏梅姨,赶着骡车去了县城,定制绣架,挑选绣布绣线。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一家人就这样忙了五天,才总算把绣坊收拾出个模样来。

求各种票,求收藏追读,在下拜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