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路上(2 / 3)

付出才有回报。在她徐长青看不见的地方,谁知她爹是如何在异地他乡一步步苦熬过来,还得费尽心思提携她三舅上煤矿工作。

概因,欠了人情,欠了三舅一份儿时的恩情,等三舅妈哭诉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她爹就不得不顶着压力答应了要求。

有一就二,你给岳家找了份工作,那自家人是不是也要一碗水摆平?过后,她爹就花了整整三百块钱让二堂哥去接班。M.

是的,是接班,接一位老人的班,为此,她爹还给了帮忙拉线的同事不少好处。那一年,正是又逢地里粮食欠收。

她清楚记得那次。她大娘倒是有拿了三百块钱和一篮子鸡蛋塞给她爹。是她奶,她老好人的奶,说是给亲侄子找工作不能收。

再三拒绝了还不止,她奶还在场直言她大娘这三百块全是东拼西凑借来,拍桌子不准收,难道她家的钱全是风吹来的?

这其中的苦,其中的委屈,她爹就从未提过半句,在家人面前总是那一句全是坐办公室的活儿,压根累不着,我还胖了。

可她心疼呀,接近一米八的个呢,最重时也就一百三不到。哪里是胖了,她爹只不过是习惯了有苦自个吞,累狠了就躲在单位里加班,好攒下假期再等气色稍稍过得去让家里人放心才回的家。

难着呀。

可这些话,她能直言?她爹骄傲着呢。“倒不是不想你调回来工作,你要是为了我,那就根本没必要。”

有一件事,在未落实之前,或者说是在未下最后决定时,徐长青一直未提。如今,她就不得不先提一提。

“这次放假前老师说我可以报考中专。不管是电报员还是会计,有你在临县工作,等分配时可申请到临县。”

报考中专?反正上大学要推荐,每年公社也就那么几个名额,徐启光倒是未存反对之意,只不过压力会不会太大?

今年是有些日子未去拜访孩子老师,一时徐启光就是明知女儿学习成绩不错,他还是不敢立即给予任何建议。

快走了几步,沉吟片刻之后,徐启光想想还是不由问道,“和考上县中的概率相比,你老师可有提到几成把握?”

“七成。”徐长青回了一句突然发现此时不是她应该谦虚的时候,“到明年考试还有半年多,我有九成把握。”

这么说报名条件已经全部通过,关键就是等成绩出来。徐启光缓缓点头,但还是提醒了一句,“要做好两手准备。”

意思就是准备好报考中专,也不能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