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章 楚青的感动(1 / 4)

布衣枭雄 下传深蓝 1510 字 2天前

商贾参加科举,还有具体的规则细节。

一,凡是参加科举的商贾,都得查其身份,自己本人连同家族之人,是否有作**犯科,欺善怕恶,为祸一方的罪行,一经发现,禁止参加。

二,要是家族身世清白干净,准许参加后,有幸高中,给两个选择,想做官就必须变卖家族产业,如若不愿,剥夺功名,放其归家,继续做他们的商人。

三,就算高中,必须调离家族产业地界,禁止在同地当官。

这三条的具体规则出台,让那些义愤填膺的达官显贵,各个平息下来。

这三条具体细则,也确实给了他们一个说法,真要实施,也的确算公平,在这种细则出台下,商贾参加科举的事,也就得到了同意。

这也是苏祁安为了防备商贾高中后,利用当地家族势力,发展自己的势力,这种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危险苗头,苏祁安怎能放过。

细则的出台,各地的商贾知晓,心里多少是有些不甘的,但想到倘若能够高中,能出任一方,走上仕途,就算变卖家产又算什么?

去掉了商贾这等不入流,不被看得起的身份,成了有头有脸的地方官员,就这点,足够让不少商贾下定决心,说什么也要参加科举。

为了这次的科举,能够真正寻找到人才,除了允许商贾参加,对三州的所有没有犯事的平民,同样给他们机会。

这放在之前,同样不可想象,以往朝廷的科举,说是对天下寒门子弟开放,可主持科举的都被那些权贵给把持。

寒门子弟参加是能参加,但能否被录入,全看他们的心情,正是这种局势下,所谓的科举到后来,也渐渐变味了。

这次重开三州的科举,苏祁安不说做绝对的公平,但起码是要让人感受到公平。

如果各级的考官有徇私舞弊,不用苏祁安动手,监察院就不是吃干饭的,会好好的招待这些官员,让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这次大改规则,都不用想,这次的三州科举人数,势必达成一个惊人的数量,所以这次科举高中的条件会大幅度提升,名额不比先前朝廷录入额要多。

这就是隐藏的第四条细则,只有这样,才能筛掉更多的水货,无论是商贾、平民、权贵,都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最终谁能高中,全靠各自本事了。

消息的发出,三州全境上下,都在为一个月的科举准备着,没苏祁安什么事的他,很悠闲的在自己的府邸内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