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章 左右之争(2 / 3)

杨素是昨天朝会后私底下觐见的二圣,也非常顺利的完成了他的任务。

将士在前方效命,击退突厥,杨坚不可能不论功行赏,只不过那天实在被史万岁气的不轻,以至于犒赏三军的事情一直拖到了现在。

而昨天杨素觐见的那番话,反倒让杨坚轻松不少,原本他还发愁怎么解决这件事情,没想到杨素就给送来了解决的办法。

当然,以杨坚的智商,自然明白杨素所言的前方战事细节,水分不小,要不然也不会和史万岁描述的出入那么大。

但真真假假有时候就是那么回事,只要能把事情解决了,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了。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杨坚知道,该装糊涂的时候就得装糊涂,赏罚得当和赏罚分明那是两码事。

既然伱们背地里都商量好了,朕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张定和与李端,分别被授予上仪同三司和仪同三司,各赐绢三千匹,食邑三百户。

至于于仲文,在杨广和杨素的大力称赞下,加上对方的熊州刺史位置让女婿给占了,于是杨坚为了弥补,直接被封为大将军,属于勋位的第四等,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之下。

而且还给了实缺,左卫府司马。

左卫府大将军是元旻,元旻之下还有将军两人,接着有长史﹑司马﹑参军等,官位不算小。

最后就是史万岁了。

杨素在朝会上当着那么多人面指出:史万岁曾咆哮朝堂,不宜嘉奖,杨坚准了,顺带还罚了史万岁一年俸禄,以示警戒。

史万岁倒也没说什么,毕竟他的初衷是给底下将士请功,目的已经达到。

至于他自己,已经是上柱国加左领军府大将军,再想往上升一升可不容易。

不就是一年的俸禄吗?那才几个钱?

事情就这么圆满结束,当众臣以为就要散朝的时候,杨勇突然说话了。

只见他望向杨坚,道:

“父皇,既然边疆已无战事,南方重地岂能无人镇守,二弟应早日返回江都。”

他刚说罢,高颎也赶忙站出来附和道:

“西南蛮夷时有作乱,晋王当早日返回主持大局。”

作乱是真的,大隋西南地区就没有一天不乱的,西南泛指广西云南地区,至于东南有谯国夫人镇着,近些年算是太平不少。

杨广想走吗?他当然不想走,别看他这么多年都在江都,实际上已经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