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章 仁寿宫之变(三)(2 / 5)

宫南边的岐山县。

仁寿宫,位于扶风郡,周边有六座军府,隶属于不同卫所,因为是京兆重地,驻兵除了值守京师的军士之外,剩下的都在大营,裴矩和史万岁只带了五百亲兵,负责联络这六座军府,能调动的就调,调不动的安抚。

四路人马,各做各的事,以最快的行军速度,开始合围仁寿宫。

但是,左右羽林卫,也不是吃素的。

仁寿宫乃皇城重地,周边郡县一直分布着游散骑兵,专门负责周边巡视。

扶风郡太守窦珉,早早察觉到不对劲,赶忙派人通报仁寿宫。

蔡王杨智积在得到消息后,赶忙往仁寿殿通报,负责侍奉至尊的给事黄门侍郎元岩,代传旨意,令杨智积立即做出部署,守卫宫城。

近半年以来,一直都是柳述和元岩传递圣旨,所以杨智积没有多想,立即令麾下将军郭未,统帅左羽林卫一万精锐,出仁寿宫,朝着杨铭所在的方向进发。

杨铭前方不远,有座乡镇,是仁寿宫门户所在,杨智积的打算,是驻守濮水镇,守住这道门户。

村子里,杨铭收到探子传来的消息,前方濮水镇有大军驻扎。

他这次率军前往仁寿宫,出师无名,以免下面将士骚乱,只能是立即吩咐下去,但凡发现对方游骑,一律射杀。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对面散步不利于他的消息,仁寿宫的部队,那是皇帝亲卫,自己这边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根本不敢与其正面冲突。

一旦冲突,杨铭这边必乱。

他从来没有过统兵经验,所以不敢妄动,前方濮水镇与他这里,相距五里,对方一旦往他这个方向进军,杨铭就得撤了。

他现在手里的,只有一千五百人的王府部曲,和近四千五百左右的左卫府军士,外加郭嗣本的三千杂兵。

这么一支拼凑的军队,不好指挥的,何况杨铭也不懂指挥。

接下来,又有探子来报,濮水镇的驻军,看旗号,大概在八千到一万两千人之间。

这样一来,杨铭更不敢乱动了。

......

仁寿宫,蔡王杨智积私底下悄悄派人联络窦抗,两人在宫城一处偏僻角落里碰头。

杨智积道:“扶风太守窦珉递来的消息说,雍县南边扑来的大军,打着东宫的旗号,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窦抗和杨智积,是分别领旨,各干各事,所以他不知道杨智积扣着杨素,而杨智积也不知道他扣着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