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三章 骄兵悍将(2 / 5)

他们讲什么规矩,要谈钱。

人家给你卖命,得不到好处的话,下一次就不会这么卖力了。

兵,是靠钱养着,没有钱养不了兵,别以为十六卫都是吃国库的,其实只有两卫四府的卫士有俸禄,其它的除了有编制的少数人之外,都是普通老百姓,国家不给你发钱,但是国家给了你田。

大隋是府兵制,特点是兵农合一,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农隙训练。

整个关中地区,几十万兵,都吃国库的话,能把国家吃垮,所以只有左右备身府,也就是从前的左右羽林卫,加上负责值守皇城的左右御卫和看大门的左右监门府,能吃俸禄,因为这些人,是保卫皇帝。

剩下的,叫做自收自支,因为每座军府都有自己的公廨田,但是这些田养不了这么多兵,那么你自己想办法搞点钱,皇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史祥拿钱,不是为了自己,也或者可以说,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不从贺若弼的家产中拿钱,就得自己掏钱抚恤将士。

关中的兵,都是骄兵,按大隋的抚恤标准,人家不买账,你得超标抚恤才行。

打个比方,别的地方阵亡抚恤十贯就能交代了,但是关中不行,至少都得翻倍,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五千兵,除了军械损耗之外,死了两百多,伤了七八百,这些都是钱。

好在这些钱在贺若弼的家产中,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宋国公府上,十八个地窖,十三个是藏钱的,数量惊人,把杨汪都给吓到了。

秦王府这边,裴熙载留了下来,找到杨铭钦点的抄家负责人杨汪,小声道:

“女卷当中,有秦王嫔的一位亲卷,杨少卿手下留情啊。”

杨汪愣道:“我知道你在说谁,但是此女可是有儿子的,按照陛下旨意,得流放。”

裴熙载道:“流放也有好去处,就流江南吧。”

江南,是陈淑仪的老家,这都不能算流放了,大隋流放,一般是往岭南流,但是开皇年间,有个先例,那就是难兄难弟杜淹韦福嗣,就是被杨坚流放江南。

裴熙载并没有说,这是秦王的意思,但是杨汪心里清楚,于是爽快的点头道:

“放心,我会安排妥当。”

贺若弼这个级别的人,亲卷当中自然牵扯极大,他的妾室里,还有京兆韦的呢,所以韦家也会闻讯赶来保人。

他儿子的妻室,还是博陵崔、洛阳元、河东柳,这些都是要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