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2 / 4)

是天大的好事。

因为他们身上,也担着担子呢。

最初的决议,是前方大军攻下伏俟城之后,京师这边就得安排人过去接收了,毕竟皇帝的意思,是彻底占领土谷浑原先的疆域,还要设置郡县,完全并入大隋版图。

不但六部得去人,还得早早拟定将来的郡县位置,以及主官人选。

那个地方,脑袋抽筋的才会想去,杨约也清楚这一点,你们不想去?正好,我的人去。

虽然眼下,杨铭不过才占领了土谷浑五分之一的疆域,但实际上,土谷浑的整个中心都在这里,拿下这里,就等于拿下了土谷浑。

所以现在,已经可以着手议定郡县划分了。

因为谁心里都清楚,就算铁勒赶来,秦王也不会让出一寸土地,所以民部这边关于后勤保障的事务,还不能懈怠,因为前方有可能还会有冲突,当然,可能性不大。

决战之地,也就是赤水城、树墩城一带,因为是黄河源头,暂拟为河源郡,疆域西至巴颜喀拉山、南至阿**卿山,北至西海,东临浇河郡、临桃郡。

王城伏俟城所在地区,为西海郡,剩下的西部广阔区域,为最西的且末郡,西北为鄯善郡,最北为尹吾郡。

新设五郡,最后还得皇帝定夺,不过杨约知道皇帝会同意,因为这五郡名称,是裴矩和皇帝早就商量好的。

那么五个郡守,和下面几个县令,又该谁去呢?

决定权,在皇帝,杨约他们有举荐权。

杨约直接举荐封德彝为河源郡太守,本族杨文晖为西海太守,这特么是最好的两个地方。

他以为别人不会跟他抢,谁知道抢的人多了去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河西走廊的关键位置,将来与西域通商油水丰厚,而且还是赚战功的好地方,虽然是苦了点,但又不是一辈子呆在那里,赚够了功绩,调回来不就行了?

有人争,但是杨约不怕,因为最后递呈给皇帝定夺的名单,得河东王杨瑞点头。

你不能因为人家是三岁小孩,就跨过人家,人家就算还在襁褓中,也能拍这个板,谁让人家是皇帝的嫡长孙,眼下的京师守备呢。

而能让杨瑞点头的,只有王妃杨茵绛。

......

伏俟城,土谷浑的王城,听起好像足够唬人,但实际上,规模和河东县差不多,城内常住人口,也就四万人。

毕竟整个土谷浑,还是以逐水草游牧为主,唯一的商业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