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四章 何为大雅(2 / 4)

他什么都不要做?”

“他本来就没有做什么,”斛斯政道:“兵部这边的奏报上写的明明白白,他调动军府精锐,都没能全歼叛军,贼首逃窜之后,他退回长芦县,一直等到乔钟葵带兵赶到,阴世师阵前斩贼,河间之乱才算镇压,杨中书刚才也说了,河北要问罪的官员当中,必有杨万石,杨尚书是觉得您的叔父,说的不对?”

杨玄感还想反驳,但是大殿中央的杨约给他使了一个眼色,于是拂袖坐下,冷哼连连。

杨约算是看出来了,没有杨铭在场,他们老杨家就是单打独斗,裴矩还算义气,让裴虔通帮着顶了一次。

很显然,人家裴矩不打算下场,那么今晚就没有必要再争了。

于是他朝杨广行礼道:“杨万石确实有罪,臣请革去其太守一职。”

“准了,”杨广澹澹道。

杨约一愣,你还真答应了啊?今晚真是倒霉透顶,本想着出来搞齐王,结果把自己人给搞了。

罢了罢了,一个太守而已,不干就不干,反正那地方也危险,不是人呆的。

杨广现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先是自己的儿媳出来找事,又冒出一个没眼力的杨约,他现在已经不想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了,免得再冒出一个。

正如裴矩的猜测一样,杨广不会在京师洛阳以外的地方,让大臣们针对河北的事情有过多商讨。

这件事,牵扯太大,牵扯到后继之君,所以杨广必须谨慎处理。

你敢在晋阳论罪老二,老二就敢在洛阳就地造反。

皇帝带着皇后以及一众嫔妃郡王,离开了宴会,接下来的晚宴,由苏威裴矩主持。

回到寝宫的杨广,将御史大夫张衡召来,然后问道;

“那个骂朕儿子的人,是秦王扔给刑部的?”

张衡点头道:“事情都查清楚了,此人乃河东名士王通的门生,荥阳王眼下也拜入了王通门下,秦王是去探视二殿下期间,被骂的。”

杨广点了点头:“朕记得这个人,此人主张三教可一,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至于其昌明王道的主张,实在是笑话,这种人拿来做事情,可谓百无一用。”

张衡笑道:“一介儒生罢了,既不懂朝局,亦不知天下形势,难登大雅。”

“何为大雅?你就懂了吗?”杨广道。

张衡赶忙道:“臣德薄才疏,自然也是不懂的。”

“你当然不懂,”杨广笑道:“这个人,是裴矩亲自写信,请入京师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