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九章 门当户对(2 / 4)

毕竟人家的女儿也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而李渊是老四杨琮的亲外祖父。

当年仁寿宫之变,杨铭领着大军前往仁寿宫救老爹,当时李渊的表现就很让他失望。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杨铭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觉得李渊这个人不值得信任。

或许李渊眼下觉得用得着自己,所以玄霸被杀一事,他故意透露给裴淑英,就是想要通过裴淑英的转告,向自己证明,他李渊对我杨铭是忠诚的。

不好意思,你忠诚不忠诚,历史上写的明明白白,你不需要向我证明。

让你平叛你不行,你特么造反事业干的风风火火。

第二天一大早,杨铭便去找薛道衡去了。

一半原因是帮世民的忙,一半是探望薛道衡的身体。

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又跟着杨广转了大半个北方,谁能熬得住?听说宇文恺这次回来,都打算退休不干了,也是因为身体顶不住。

搞工程的人,常年风餐露宿,饮食又不规律,身体没毛病是不可能的。

薛道衡确实病了,但只是小病,这让杨铭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真不想干的话,干脆请辞别干了,”杨铭说道。

别人这么劝薛道衡,也许不怀好意,但是薛道衡清楚,杨铭这么劝自己,完全是为他好,

薛道衡请杨铭坐下,披了一件衣服坐在对面,叹息道:

“身体其实并无大碍,只是有些事情敢怒不敢言,属实憋屈,所以才有了退养的想法,图个眼不见为净。”

他这番话,就是针对杨广的,先皇交到你手里的家底,你看你这几年嚯嚯成什么样了?

薛道衡和高熲一样,投靠杨铭的初衷,都是希望杨铭力挽狂澜,但是两人也都清楚,杨铭现在没有那个本事。

杨铭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薛公的三个儿子,眼下就老二老三还没有安顿好,这方面我来安排吧。”

“多谢殿下了,”薛道衡感激道。

他的三个儿子,老大已经四十岁了,名叫薛德,现在就在秘书省,是个图书管理员。

老二薛敬,三十岁,本来都安排好要进尚书省了,结果当时大家看出皇帝不喜欢薛道衡,于是扔到了地方做了一个县令。

老三薛收,今年十八岁,生下来被过继了给了本家薛孺,眼下仍在老家河东读书搞学问。

三个儿子,都是正统的文士,继承了乃父之风,可惜这样的人,很难在中枢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