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2 / 4)

年前就进了秦王府,也算是太子的人了,他们是一点都不肯通融啊。”

“这种事情没有谁会通融的,”郑安饶道:“丧葬是大事,谁也不能去改人家的家风祖制,眼下无忌被关在家里,都不能在陵前守孝,时间久了,他这个不孝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不孝,在古代是大忌,顶级顶级的大忌,从上到下都是不能容忍的。

大隋的十科取士当中,第一科就是孝悌有闻,而举孝廉,孝在廉字前面。

如果长孙无忌不孝的名声传开,那么将来谁都不敢用他,包括杨铭,不孝的人,是没有仕途的。

李百药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道:“我找殿下想想办法吧,长孙晟这几个儿子做的有点绝了,怎么也算亲兄弟,不能这么绝情绝义,不给无忌留后路。”

所以几天后的朝会,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国子监祭酒韦澄发牢骚了,说是秦王杨瑞近些日子无心学业,他询问的时候,杨瑞说是侍读长孙无忌不在,导致他总是走神。

长孙无忌没有侍读的名分,但却有侍读之实,这一点薛道衡可以证明,因为他给杨瑞补课的时候,长孙无忌确实是陪在一旁的。

这个时候,李世民的另一张牌就发挥作用了,左御卫将军李琛站出来道:

“秦王学业,兹事体大,乃国之根本,一日不可延误,臣以为,当夺情召回侍读长孙。”

李琛是李孝恭的大哥,跟李渊他们家是近亲,而他正好在宫里任职,所以李世民有机会接触到,于是便找他帮忙。

起初李琛是不敢答应的,但是弟弟李孝恭给他传话了,尽管答应。

杨铭自打见过李百药之后,本来还没有想好怎么应付这件事,偏偏这时候,徐景告诉他,李世民和杨瑞他们,已经在背地里谋划了。

先是找韦纤惠帮忙说服韦澄,然后找李琛帮忙在朝会上起个头,最后的王牌,是杨玄感。

果然,步骤完全吻合,韦澄和李琛发话之后,下一个站出来的就是杨玄感,

“夺情之事,非同小可,非万般无奈,怎忍夺其哀痛之情,然秦王乃太子嫡长,一国承继所在,万万不能耽误,臣请夺情长孙,起复侍读。”

夺情起复这种传统,在明朝的时候,被看的非常重,一般情况非顶级内阁人物,不得夺情,因为儒家在大明朝时期,发展到了巅峰,所以特别当回事。

张居正被夺情,结果成了他死后被攻击的罪名之一,人家是被皇帝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