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4 / 5)

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意识、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与数学系培养“未来的数学家”不一样,它致力于培养夏国科学界的“将才”,推动夏国数学从复兴走到世界前列,乃至引领世界潮流。

目标远大,教育模式自然也要有大的变革,求真书院极为注重学生的思想深度与知识广度,在专业课程外特别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主题内容包罗万象,从人文诗词到天文科技,从沟通表达到艺术美学,都是聘请在各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讲课。

偶尔秦克和宁青筠遇到感兴趣的课程,也会去旁听一二。

在秦克两人出国的这段时间,求真书院的学生们也外出参与“夏国历史研学实践活动之‘儒学’专题”,跑鲁省去呆了一周,直到昨天才回来,此时人人脸上还有风霜之色,但精神都极佳。

秦克不是墨守陈规的人,他干脆宣布第一节的数学课改为交流课,以便让同学们分享此行的心得体会。

听着学生们的兴奋地述说着见闻,秦克与宁青筠再次感受到邱老先生的培养方式确实与众不同,也卓有成效,这与当初姜为先老院士要求他俩在大一大二尽可能地接触不同的学科知识、将来才能成为思维广阔、胸怀远大的学术大师乃至大宗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而有朝气的脸庞,秦克心里更是涌起一股感慨。

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他和宁青筠出的试卷是“写一篇能在国内数学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最终几乎所有学生都在他俩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与投稿。

论文的水平有高低,学生的基础与水平也有差异,有的学生甚至改了近十次稿子,才最终获得了他俩的点头,算是通过了考核。

这些论文或许都有着瑕疵,但从里面能看到蓬勃的创新与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这是有别于当今夏国数学界那山头立树、固步自封、重人脉更重于学术的崭新风貌。

大概夏国数学界的未来英才,会有相当一部分从这些学生当中诞生!

学生们花了二十分钟左右对这次游学进行了述说以及照片分享,秦克和宁青筠也听得津津有味,增长了不少见闻。

学生们又磨着秦克和宁青筠说些出国的见闻与获奖的体会。

于是秦克与宁青筠分别讲了在几个国家的见闻,尤其是得国国家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里的学者风范,完善的投研体系与有点“偏执”的学术氛围,又讲起了在“爱因斯坦科学院”学术报告期间,那位因为发言力竭几近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