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话说今天真有点热了,我看了下气温,已升到29°C了,真不敢相信,上个月同一时期才8°C!】
【我老家在西北,去年夏天放暑假回去时,就有些用水紧张了,那么热的天也只能用毛巾拭擦,没法子冲澡……如果今年缺水更加严重,那就太难熬了。】
大多数普通网友的注意力都放在秦克的两个小宝宝和最后的提醒上,并没怎么关注秦克所提及的论文,但对于业界来说,这篇论文才是真正的重磅炸弹!
许多来夏国念书的留学生在发现秦克的围脖后,便翻译为了自己国家的语言,发到了推特和脸书上,还@了《自然》期刊的账号。
《自然》期刊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夏国秦克院士的投稿已收到,我刊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审核流程,让广大读者尽早在《自然》上看到这篇伟大的论文!”
而更多的科学家、学者教授则是第一时间冲到了arXiv上,找到这篇论文来细读。
……
夏国,流体力学实验室,匡松林还在与团队里的成员们讨论着大屏幕上厄尔尼诺预测模型里涉及到的细节难点。
能跟随两位诺奖得主做研究的机会有多难得,匡松林等人心里有数,所以他们也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一直废寝忘食地完成秦克和宁青筠交托的各项任务。
这些天秦克和宁青筠休假了,但休假前制订的研究任务和学习任务,匡松林和伙伴依然未全部完成——厄尔尼诺的研究绝不是成功预测到它出现后就宣布结束了,光是厄尔尼诺与后续的高温干旱之间的关联就还有很多细节未完全弄清楚,这些都是要花无数精力投入其中的。
他们付出的汗水与努力,都会转化为了两位院士优化后的预测模型里的养份,为进一步推演推测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作出贡献。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通过研究这个预测模型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研究人员**太阳穴苦笑道:“实在太难理解了,这个由秦院士宁院士亲自优化过后的厄尔尼诺预测模型,较之我们之前那个版本,简直复杂深奥了十倍不止,我几乎是亲眼看着两位院士怎么优化它的,可依然有很多无法弄懂之处。”作为一个数学建模方面的数学博士,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高山仰止”。
匡松林也语带感慨道:“是啊。所以我们的那个版本,只能预测到六月时有30%的概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而秦院士他们优化后的版本,却能准确地预测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