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泉水关(2 / 3)

了五万个印度兵啊!

泉水关得名的原因是,在修筑关口的时候,从附近的山上,流淌下了大量的甘甜山泉水,故而得名,而由于大顺在本地的军队并不太多,所以,泉水关内的守军,就只两千人马了。

两千人马,对阵那关墙之外的五万“蒙古鞑子”,可想而知,刘光棍是有些虚的。

如果是在历史上,明亡之时的天下大势下,面对着敌人重兵压境的情况下,城外又是数不清的满洲鞑子,说不准,他刘光棍这个大顺伯爵,就直接的开城投降当汉奸了。

可问题在于,城外来的是语言都不通的“印度蒙古鞑子”啊。

也不懂什么劝降。

所以,刘光棍就只能够,硬着头皮坚守了,只见到他朝左右的四个旅帅道。

“莫慌张,这印度的蒙古鞑子,不比原上的蒙古鞑子,好打滴很!”

“何况,额们滴援军很快就到了哩,额们守好关口,慢慢的杀他们就是!”

说着,刘光棍就转身看向了身后,关墙内修筑的那个西式小棱堡。

这个棱堡就是他们最后的容身之地,如果关墙有失,他们就得坚守在这个小棱堡固守待援了。

而与此同时,泉水关西面,随着沙贾汗的命令下达,这些来自于印度北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之上的印度蒙古鞑子,也只好操持起来武器,然后准备打仗。

只见到三千多个身穿着锁子甲的“蒙古鞑子”下了马,然后组成松散的军队,随即,两千多个,手持着弓箭的弓箭手,位列他们的后面,随后,则还有数百个炮手,推着五门沉重的西式加农炮,缓缓的朝远处的中西式关墙靠近。

泉水关的关墙,修建之初大顺是打算,采用全中式,或是全西式的,不过后来,终究考虑后,改成了中西式结合,由高耸的中式城墙,或加突出的西式炮台组成!

平心而论,大顺的好汉们实际上是不擅长守城的——当然不擅长守城了,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正儿八经的守好过任何一座城市!

大顺好汉们的战争,都属于长期的运动战,这就导致他们既不擅守,也不擅攻!

不过,即便如此。

正所谓,大顺好汉的不擅守,与擅攻,都是要对比着看的。

就比方说,对付起来当下的这群莫卧儿的“蒙古鞑子”,不擅长守的大顺好汉,已经能守个严严实实了。

眼下,当行近过程当中,缓缓的朝城墙靠近的时候,突然间,空气里面频频的传出了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