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来的先生(2 / 4)

大乾贵婿 东有扶苏 1660 字 11个月前

光是想想就让人没了提笔的勇气。”

他提笔蘸墨:“李太白杜草堂...唐诗的时代过去了,但这些天的书看下来,大乾的文风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还没有自己该有的风格。”

手腕运转,字迹便跃然纸上:“想来是某些关键的人没出现...柳三变,苏东坡之类的。”

小环不太能听懂,但还是凑近了看,她喜欢看姑爷写字时候的模样,像极了想象中读书人该有的样子。

酣畅淋漓地写了几首,用读书人的抑扬顿挫念出来,也算是古代读书人读书练字时独有的乐趣了,待到兴致过去,顾怀便将宣纸团了团,扔到了废纸篓里。

夜色深沉,书生写着诗词,小丫鬟静静听着,心底是说不出的欢喜--连小姐都没能听到呢,是姑爷写给她听的...

她的目光一直落在那废纸篓上。

……

书院里的孩子,最小的不过五岁,最大的也才十三岁,几天的课上下来,对于自家先生那些奇奇怪怪的理论,他们已经不像一开始那般抗拒了。

这就是教小孩子的好处,如果是成年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早已定型,想改过来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这个时代天圆地方的概念就深入人心,也没人会去在意大乾之外还有哪些国家,哪怕北边的辽人总是被传得很可怕,也总归和江南百姓没什么关系。

至于大理吐蕃之类的就更没存在感了。

所以要是突然跟别人说,这个世界是个圆球,往一个方向一直走就会回到原地,在海的另一边还有许许多多的陆地和国家,太阳是颗大火球,月亮是一直陪伴着地球的卫星就像一对夫妇...多半会被当成犯了癔症。

但对于孩子来说,先生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哪怕不理解,也会下意识记一记,更何况这些孩子本就是好奇的年纪,听见这些新奇的说法,也就会一直问下去。

有时候问得深了,顾怀也答不上来,只能摸摸他们的脑袋让他们以后自己去寻找答案。

本就是要让孩子们看见不一样的世界,生起对追求世界真相的热情,所以精简而优美的基础理论用来教学再合适不过。

无论是数学还是科学...未来总有一天是能开出花的。

“先生,我的题咋和他们不一样?”

上完数学课,擦着鼻涕的小胖子走到讲桌前,先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有些委屈地开口询问。

小胖子名叫宋明,父亲便是那布行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