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秉烛夜谈(2 / 4)

三国之袁家长子 红落 1458 字 11个月前

更是滔天,家中幼儿还在襁褓中,都可封侯。

但王允仅仅凭借着吕布等几个刺客,就将董卓杀死。

又再如王允,一步三算,胸有乾坤,谨慎小心。

然而,一旦杀死董卓,独掌朝纲后,立即变得刚愎自用,连最擅长的制衡都出了问题。

我们青州如今如火如荼,要立人道,要天下大同。

但若是一败,恐怕豪强大族与各地诸侯反噬,恐怕大好局面,也要如镜花水月。越是繁盛的时候,我们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小心翼翼。

他日我若再有浮夸的苗头,还望两位先生一定要提点我。”

说到这里的时候,袁谭对着荀攸和戏志才深深一躬,情真意切。

“公子,攸不敢!”

“公子,志才愿为公子效死!”

两人连忙一人一边扶住袁谭。

袁谭趁机拉着两人,坐到了帐中榻上,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三人,今日就秉烛夜谈。”

......

荀攸道:“公子对麾下将领的使用,有些大才小用。

如徐盛、徐晃、曹仁、文稷,都是将帅之才,但如今效用,不过是牙将而已。”

戏志才也道:“王豹此人,是统帅之才,那个王松也是将帅之选。

公子麾下,人才何其多也。”

荀攸道:“公子的精兵战略,原本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青州,并没有太多职业的军人。

就好像刘备带兵一般,挑选精兵为尖刀。

在战斗之时先示敌以弱,然后精兵突击,撕裂缺口,其他普兵趁机**。

这看似奏效,其实不过是兵少将寡,而不得不采取的策略罢了。”

戏志才道:“正是如此,公子可以看看暴秦,暴秦并没有精兵策略,却能横扫六国。

魏国的魏武卒独步天下,然一战可灭,再无翻身之机。

我们青州草创的时候,用精兵战略没问题,但现在我们坐拥青州、兖州和冀州部分,已有兵员超二十万。

这个时候再用精兵,岂不如王豹若说。

精兵疲于奔命,一旦覆亡,你我们三五年都恢复不了元气。

现在是到了真正改制,把军队形成一种机制的时候了。”

荀攸道:“其实,我们的军制改革已经成形,公子可以常识把精兵打散入各军之中。”

戏志才道:“斧枪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