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敕封大典(2 / 4)

这天下群豪,又有谁能够与其并肩,与其匹敌。

当年强如董卓、袁绍、袁术、吕布之流,还不是死在了张昊的手中。

现如今。

幽州的公孙瓒和曹操,在北方把动静闹得那般大,准备了那么久,不也得依靠鲜卑人和乌桓人才能堪堪抵挡住张昊军的北伐么。

尽管如此,

你问问公孙瓒和曹操,

他们敢挥师南下么?

他们能突破北伐三路大军的围堵南下么?

再说南边,

孙策周瑜在扬州那般嚣张,刘表和刘备在荆州厉兵秣马,

你问问他们,

敢轻易北上么?

总有些文人墨客,对张昊口诛笔伐,

说什么德不配位,说什么黄巾出身,说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

说白了,

他们也就只能用这些来说事儿。

可这两年,为什么说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听的人,捧的人越来越少了。

以前大家食不果腹,忍饥挨饿的时候,大家还愿意听一听,发泄一下怨念和情绪。

可慢慢的,大家的日子都开始好过了,

吃饭能吃饱了,住的地方也不漏雨不漏风了,大家的生活有了希望,谁还有那个闲心去听你在那叽叽歪歪的。

再说了,

你们这些穷酸文人叽叽歪歪的对象是带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国公爷,你再说两句就会引起民愤了。

就是那些个有识之士的儒生,也都在想办法去民生堂听听课,找人引荐一下去府衙拜会使君,谋个一官半职。

如今,

新人新气象,

无论是信都府衙的崔使君,还是临淄府衙的田使君,亦或者是晋阳府衙的华使君。

这些人都是一方名士,单从**清明度上,要清澈许多。

至少,

他们都是有着一腔抱负,也真正愿意为百姓们做点实事儿的。

按理来说,

此番敕封大典,应该让国公爷骑着高头大马从城外进来,走主街道,享受百姓们夹道欢迎,然后再由天子在宣政殿外,亲自授印。

但考虑到了国公爷在军中,不,在整个洛阳城内的声望太高,

万一情绪激动起来,直接来一手皇袍加身,这刘氏大汉也就在这样极具戏剧化的场合下终结,

大家的脸上,恐怕都不好看。

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