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明兵制!不可一世的天顺堡宗!(3 / 8)

军队、三权分立,由三衙、兵部和枢密院分别指挥。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概括起来就一个字:杂。

这和宋朝的官制也差不多,所有的权力都被一层一层的分解,一层又一层的制衡再制衡。

在老赵看来,这叫做权力分解艺术。

为了搞出这套玩意,老赵没少爆肝熬夜画图。

或许在老赵看来,人多一点,杂一点,权力就会充足的分散,这些掌权的就没法子造反。

从安内角度来考虑,老赵的做法确实很有效,完美达到了安内而无兵变之目的。

终宋一朝,除了南北宋更迭之时,都没有什么军阀头子冒出来。

可弊端也很明显,如此分化的权力,极大削弱了军权的有效指挥与作战能力。

直接导致在对外作战中,无论是宋辽、宋夏、宋金、宋蒙战争,宋军几乎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当然,南北宋更迭之际的岳飞韩世忠等人例外,毕竟那会的岳家军和韩家军的玩法不一样,岳家军和韩家军在制度上都属于私募兵。

而老朱在设定兵制的时候,自然也看到了宋朝这一点。

为了不走宋朝老路,为了规避兵权分散,调令不一,导致军队战力削弱的情况发生。

明朝的军队指挥调度权很简单,只集中在一个人手中,那就是皇帝。

“另外,我朝卫所兵实行的乃是军屯军户制度,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

言语至此的时候,老朱神色更加是得意了。

‘吾京师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便是老朱当年的原话。

“仙师,学生说完了。”

朱标行了个礼。

在得到季伯鹰颔首示意之后,这才坐了下去。

“你们听完有没有其他要说的?”

季伯鹰扫过其他天子储君,尤其是老朱棣、宣德帝这两人。

“我等愚昧,请仙师教诲。”

被季伯鹰注视着的老朱棣深吸一口气,他虽然感觉哪里有问题,但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至于宣德帝,他所在的宣德朝有三杨内阁在朝,属于文臣大崛起时代,武将地位一天比一天低,基本就不怎么管兵制,沿用的都是祖宗之法。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