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吃饭事最大,路上方入门(3 / 3)

的负担,原本已经湿透的文士服,此刻也有一抹山间凉风在内荡漾,叫人欢快不已。

“当然有学问,既然是呼吸法,那在日常何处不可用?”

“吐息间,每个人天赋不一,长短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就在于轻重变换而已。”

周清都没有回头,可是对李太白这份学道的天赋还是感到了一丝惊喜,可以说这么多年下来,这位千古诗仙便算得上是他见过的前五之列了。

后面那位杜子美天赋也不错,却也只是中人之姿,要逊色不少。

但...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说李太白看的是周清都的呼吸法,那么杜子美察觉到的就是周清都的脚步的行走方式和频率,因为呼吸难以完全把握,可是脚步轨迹却可以硬生生的模仿。

也让这位以诗中史家扬名后世的青年文士行走之间越发潇洒快捷。

前面领头的农户倒是没有察觉到后面的交谈声,反而是有些不可思议,他下山的速度什么时候这么快了。

不过是三两刻的时间,居然已经看到了自家村子上飘荡的炊烟。

‘这...这怎么可能啊?’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一行人已经落脚停在了那村子的门口。

而村落内的几个汉子见到他们过来,也很快就围拢了上来...

“五子,五子。”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去终南山那道观来回一趟不得三四个时辰么,如何一个多时辰就回来了?”

听到这问话,那被叫做五子的农人也是头脑发昏。

‘是啊,原本来去一趟终南山上香,起码也得三四个时辰,我去的时候气力充足也用了一个时辰有多,怎么下山竟然是如此之快?’

心中悚然的同时,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转过头看去,才发现一直跟着他下来的三人,尤其是那位年纪不大的少年道长,浑身仿佛有着一股清爽的气息,没有半点赶路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