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报社到手(2 / 3)

逆流大时代1977 地狱伯爵 1157 字 11个月前

。”

这里貌似压根算不上什么报社,办公设备少的可怜,报纸都是针对学生的文章,同香江的那些风月报社有一拼,开局一张纸,内容全靠编。

南文奇同众人开门见山交谈起来,这个扑街报社不用收购,都打算去码头搬砖,直接以招聘形式把这些人补充到新的报社。

谈判的颇为顺利,风云报社还是出价15万美元打包了扑街报社,一个人差不多获得1000美元安家费,报社也没什么固定财产。

这些人的英语底子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口语水平太差了些,真的不如商场里的导购,找不到合适工作不是没有原因的。

南文奇直接打发这些人到乌节路锻炼了一段时间,乌节路的外国人那么多,随随便便也能练习英语口语能力。

新加坡发布的**文件全部都是英文,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是英文,报社的员工连**发言也听不懂,那还真不如到港口搬砖,小体格也干不了搬砖体力活。

报社一众员工热情送走叶华荣等人,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好歹也是大学生,真不下脸面去干一些初中生的工作,报社的工作好歹非常体面。x33

离开扑街报社,一行人坐车向着芽笼区驶去,也就是新加坡比较著名的**,周边也都是住着三教九流的人物。

泰国有著名的芭提雅,新加坡有著名的芽笼,这两个地方也都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当然与美国大兵脱不开关系。

越南战争期间,数十万美国大兵来到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越南留下数万混血儿,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则不可能像越南随心所欲,于是芭提雅、芽笼的**快速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不少产业。

一行人很快来到《海峡时报》报社,报社有三十多位员工,发行中文和英文双语报纸,报纸销量不佳,早已刊登出出售的广告。

颇为郁闷的是,报社老板是马来人,压根没给南文奇开价的机会,拒绝出售给华人,骂了句国粹,无奈离开《海峡时报》报社。

种族矛盾无处不在,新加坡华人超过80,而且华人又掌握着新加坡的大部分财富,垄断着方方面面,马来人开心也就见鬼了。

新加坡前两年推出了吸引精英人才落户计划,优秀人才可以直接移民新加坡,并优先获得**建设的高端公屋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降低华人的人口比重,华人太多对新加坡可不是什么好事,南洋大学就是明显的例子,不少华人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