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绥赐永禄(3 / 4)

,言道:“这圣旨不行!要抗旨!”

陆预也对那文雄质问道:“这圣旨真是皇上所写?”

文雄看着二位大人的气色不对,有些惊惧又有些诧异地说道:“是、是呀!”

陆预一听,那无名火便生了起来。

他急道:“豫王薨逝,圣恩厚葬之,此无可厚非。但秦王之乱,皆因其欲与皇权相左,持非份之想而至。秦王若在,亦是夺爵之罪!皇上急立县主,后必为公主,其中必有他人诽议。且秦王遗珠,当验以真身,以绝民间口舌是非!不验真身,以一道旨意肆意分封,此非祖制之所为也!”

侯不平也马上搭腔说道:“晋以戮君夺权之故而遗有八王起欲之乱,唐以弑兄困父之故而有宗室凋零之祸。宗人之籍在于宗,正统之继在于正。今以民女封之,必乱社稷法度。后代君王若依此例当如何?祖龙谣吕、牛继马后,此必为后世之诟,徒增笑耳!”

祖龙谣吕说的是传闻秦始皇赢政是吕不韦的儿子。

牛继马后说的是晋元帝司马睿谣传是牛金的儿子。

侯不平是右都御史,陆预是礼部尚书,他们对礼部与祖制是十分看重的。

虽然他们不同派系,但此时他们俩的意见却十分不意外地相同起来。

他们反对的是不能乱把民间的人拉进宗人籍贯里来。

皇帝即使认为释尘烟即是秦王之后,也不能这么做。

万一后世生出哪个不开窍的皇帝,把民间别人的孩子认作自己的,那该怎么办?

要是后世哪一个外戚壮大了,逼得君王将外戚的什么人诈作皇室子孙,又将皇位“禅让”给了这个人,那又该怎么办?

而且这事还真有先例!

这个世界线上,北方还有一个契丹。

契丹分两院,北院在东北及山西以北的蒙地,那里契丹人居多。

南院是以燕京府为中心的河北,那里以汉人居多。

契丹本无姓,后王室男子以耶律为姓,辅国相国以萧氏为姓。

耶律与萧氏长期通婚,以至于皇室耶律渐渐变为主体,而萧氏则一点点轮为外戚,但依旧在朝中保留着一定的势力。

数十年前,由于前朝周室开始衰落,蒙国、契丹雄起,使得蒙国不再臣服于周室,各种扰边。

同时,契丹也称帝于北院,却要求蒙国臣服于自己。

两国协商不通,最终在凉城以北的地区进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厮杀。

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