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藩国叛乱(3 / 5)

镇疆军 码字的李世卿 1841 字 10个月前

始派遣密使,在私下里频频与突厥帝国联络,谋划着借助阿史那支斤的力量,能有朝一日摆脱圣唐的控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楼兰和疏勒两国。

这两个国家很有意思。他们因为**愿意和宗教差异而痛恨圣唐,但是他们更加痛恨的,是周围的邻居。因为西疆很多的在位的国王,并不像这两个家国主那样,强烈反对圣唐的统治。

从客观的角度说,至少圣唐在帝都朝廷和都护府统帅这几个层面,还是对西疆各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尊重与爱护的。

毕竟,历代先帝定下的国策就是如此,圣唐与西疆也相安无事的打了多年交道。除了少数骑在西疆头上作威作福的害群之马,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非得刀兵相见的必要。

再说了,真要刀兵相见,你干得过镇疆军吗?

这种追求和平的普遍心理,正是最令楼兰和疏勒感到不满的地方。

人往往就是这样。

当一个人想要挑战某种权威或者打破某种常规的时候,他最厌恶、最痛恨的,并不是权威和常规本身,而是那些仍旧坚持敬畏权威、遵守常规的其他人。

所以,圣唐历821年新春来临之际,压抑了许久的楼兰国和疏勒国,终于在突厥的暗中支持下,再一次向圣唐举起的反叛的大旗,挑战整个西疆鬼漠。

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家在回顾研究这段尘封的历史时,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叛乱爆发的时间。

照理说来,西疆的冬季并不是一个发动战争的好时节。

彻骨的寒风、漫天的飞雪,滴水成冰的戈壁荒原,任何一点对于大规模军事行动而言,都意味着难以估量的危险。

可是叛军偏偏挑了这样一个时候发动攻势,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圣唐强悍的军力,同样也会被恶劣天气牢牢困住。

除此之外,突厥铁鸽子军、鬼盟马匪,以及藏匿在西疆各地的叛党,通过前期的骚扰行动,极大分散了镇疆军和各国兵**精力。

于是乎,楼兰疏勒两国骤起叛乱,其发动事变的突然性,以及兵力方面的优势,立刻令镇疆都护府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当多伦的联军开始启程,准备向达坂集结进发之时,远在几百里外的鄯善国王城,冲天大火正映红了整个夜空。

西疆百姓的苦难,刚刚开始。

-

楼兰王阿立克江把玩着“九星刃”,心中不禁暗自得意。

这柄名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