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盘算(3 / 5)

镇疆军 码字的李世卿 1936 字 10个月前

绝不是随便哪个皇子都有胆量跟着谢光一起干的,也不是随便哪个皇子都有勇气指着慕容雪大喊“让路”的。x33

之后来到东都洛邑,李炳有段时间因为监国问政的事,与谢光搞得很僵,即便周围都是太傅府的人,他对谢光也是非常不客气。

这就充分体现出:太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甚至很固执的人。

像这样的人,你要让他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尤其是对某件重大决策保持沉默,那恐怕并不容易。

况且,此时李炳身边还有一位帝都来的慕容雪,又怎么可能让谢光他们轻易钻了空子?

有鉴于此,如何能巧妙且不露痕迹的左右李炳,非常考验智谋水平。

倘若某些话讲的不到位,李炳极有可能在慕容雪的全力鼓动下,直接批准了冯一韦的晋升,那么万事休矣;可如果某些话讲的太到位,一旦说得李炳激动起来,没准儿当场否决吏部的奏章,进而又引发帝君动用“墨敕斜封”,那么同样是万事休矣。

想把“晋升冯一韦”这桩要命官司控制在火候最微妙的境界,真难死了谢光和劳剑华。

思来想去,劳剑华琢磨出了一个花招:他建议二人唱一出双簧戏。

所谓双簧戏,就是让谢光假意赞同晋升冯一韦,并令其交出兵权;而劳剑华自己呢,则表示坚决反对、据理力争。两个人在太子及众位大臣跟前大吵一番,谢光尽量把话说的模棱两可、破绽百出,从侧面干扰慕容雪的建言;劳剑华所有的话只说一半,显得言犹未尽、似是而非。

只要他们能够掌握好节奏,多半会令李炳感到左右为难,不能立即做出取舍决断。

趁这个时候,谢光再瞅准机会,顺势向太子建议:既然大家讲的各有道理,不如先将此事暂且留中,待殿下斟酌妥当之后再定夺。

如此一来,长刀军团便能暂保不失了。

按照这个策略,当李炳终于提起了冯一韦的时候,谢劳二人立刻互相使个眼色,开始了预先设计好的戏码。

在大殿之中,两个原本恨不得同一鼻孔出气的家伙,忽然变得各执己见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针对长刀军团大统领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并且越说越激动,越吵越亢奋。

如此怪异的局面,不仅把李炳搞得有些糊涂,就连慕容雪也同样忍不住瞠目结舌。

这谢光……今天怕不是吃错药了吧?

在来宫中会商的路上,慕容雪早已准备好了一堆说辞,打算就冯一韦离开长刀军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