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江湖人称贤夫人(2 / 4)

媚色难囚 羽衣清徽 1253 字 8个月前

找别人买。

历朝历代,官府采购都是个两头儿落好的肥差,不光负责采购的官员可以捞着油水,商户也可以报虚高的价格赚个盆满钵满。

这也就是为何,有的路年年修,有的桥年年断的缘故。

最终买单的都是百姓。

阮娆深知这一点,所以先下手为强,拿下了潞州及其下辖县的官府。

别的生意照旧,只是粮食这块儿,她要严格把控。

寒潮来袭,未来几年粮食的价格会逐步高升,原本两百文一斗的米,最终会抬到一两的价格,让许多人家吃不起,断了粮。

而她的目的就是要把粮食价格死死摁住,不让它涨上去。

她是供给官府的标杆,只要她不抬价,其他商贩就不敢把粮食价格抬到天上去。

潞州的粮食价格上不去,那全大盛所有的州县都不敢把价格抬的太离谱。

同时,所有商户见到她因为赈灾,不仅博得美名,又得了实际利益,都会想办法效仿,也算激励了其他地方的赈灾举措。

而这只是她的第一步。

借着这股热气儿,她又在京兆府和京城商会两边奔走,牵线搭桥,带头让商会组织各商户募捐,由官府出面成立积善堂,广纳失去倚靠的老人和孤儿。

京中的商户们听说了阮娆名利双收的事,早就眼热,自然不会吝惜一点小钱博美名的好事,顺便在官府面前刷一波好感。

而新上任的京兆府尹也因此有了政绩,自然乐得其为。

双赢局面,事情很快就落了地。

积善堂开门那日,阮娆特意带着文氏和红玉去帮忙,亲自安顿那些老人和孩子们,一连好几天。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她笑容和蔼,长得又美,白狐裘将她衬托的圣洁如仙女一般。

那些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她叫她美娘娘,久久不愿散去。

没多久,上京城不知怎么突然多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很快流传开来。

街头巷尾的孩子都在拍着手唱道:

“白狐裘,美娘娘,飨吾饭,赐吾粮。

心如水,笑如绵,不做仙女做圣贤。”

因为阮娆募捐时并未记名,每次去帮忙也从不透露名姓,又做妇人打扮,旁人也不知该如何称呼。

但因为这首儿歌的出现,她突然便多了一个江湖称号,贤夫人。

这倒是让阮娆没想到。

她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