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舆论反转(2 / 3)

东京文娱教父 司马圭太 1116 字 10个月前

此刻,仲代英及随手翻动着一张报纸的文娱版,五官有些扭曲。

报纸的舆论来了个大反转,由于《告白》的成功,既证明了藤原圭的作品是能拍出好电影的,也证明了有马桂香是有着不俗演技,能演好悬疑片的复杂人物的。既然如此,当初那部改编失败的经典作品《白夜行》,应该由谁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呢?

要知道,《告白》某种程度上和《白夜行》是相同的,都是pov视点写作,通过不同人物的单一视角来呈现整个故事。

比起《告白》,《白夜行》的表现简直就像一张零分试卷。

一份春秋系的娱乐杂志,分出了一个大的专栏,对藤原圭和有马桂香的表现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夸赞。同时对仲代英及当初的甩锅行为和蹩脚的执导作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据不完全统计,在《白夜行》的票房成绩遇冷后,这位仲代监督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同样的态度,那就是电影的失败全是因为他挑选错的演员所致。多达十余次。”

“看上去是在自省,但实际上是在推卸责任,将电影的失败全部赖在了有马桂香身上。但真正看过电影的人都能感觉到,电影版《白夜行》是一部剧情破碎,剪辑混乱,创意平平的电影,这难道也要由演员负责吗?相对于导演本人的发挥,演员的表现反而相对比较优秀了。”

“出于对这位导演的好奇,我又调查这位知名导演的历史作品,发现《白夜行》并不是他首次失败的作品了。这位导演的高光时刻实在不多,历史最好的成绩也只有16亿左右的票房,不足藤原圭的首部电影的一半。大部分作品都成绩平平,而一旦出现失败,他就会表达自己选错演员的意思……”

“在此,我真诚地建议所有演员,若日后不想成为替罪羊,和这位导演进行合作时,最好还是抱有谨慎的态度。”

“《告白》的问世,戳破了仲代导演推卸责任的谎话。事实上,藤原圭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流的,藤原圭小说不适合改编成电影是谎言;以及,有马桂香是位蹩脚的花瓶演员,也是谎言……”x33

看过这篇檄文后,仲代英及气得直翻白眼,这份杂志是春秋系的刊物,而谁都知道,藤原圭现如今是春秋社的首席作家,春秋系也是他的主要舆论阵地之一。

所以他严重地怀疑,这篇文章是在藤原圭的授意下写出来的,就是为了报复,给他一记回马枪。

但是他没有证据,也实在是没有胆量去质问藤原圭。即使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