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三个和尚》!(2 / 3)

师,漫画家徐静达,人称“阿达”。

不久前,他刚刚和严定先、王往二人合力执导了《哪吒闹海》。

而在前段时间文学组收集创作故事梗概时,他和包蕾商议出了一个故事梗概,其故事原型与一则民间谚语息息相关。

甚至可以说就是根据这则民间谚语改编的。

没错,这民间谚语正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当时,他和包蕾包老商量出这个故事梗概,文学组的众人看了之后,都觉得非常不错,认为这个“片子”一定能够成为明年的美术短片佳作之一。

换而言之,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本子”不出意外,应该能够被选上。

既然有极大把握,那自然得创作更为详细的文学剧本。

故而,包蕾就向徐静达推荐了贺建军。

他向徐静达建议,到时候,他会带着贺建军一起来创作这个故事的文学剧本。

对此,不仅仅其他人不理解,就连贺建军他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为何。

毕竟他只是文学组的“新人”,虽然也创作了几个“本子”,但包蕾包老完全没理由选择和他合作,厂里比他优秀的编剧多得去了。

更何况,贺建军自己也提交了两个“本子”,说不定能被选上一个了。

到时候,他根本就没时间和包老合作。

当然,这话他是不会说出口的。

他虽然有信心,可他也知道自己在文学组当中,只能算“新人”,自己的“本子”能不能被选上,不是他所能做主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三个和尚》这个动画短片,他前世不仅听说过其大名,还曾经在电视上看过。

不得不说,剧情幽默风趣,音乐也十分别具一格,充满了现实与讽刺的意味。

更重要的是,他依稀记得这部美术短片斩获了不少国内国外的大奖。

至于导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徐静达没跑了。

“这个,我恐怕没机会吧?”贺建军笑了笑,对着凌舒回道。

随后,他又紧跟着补充了一句:“也可能包老只是开玩笑而已!文学组随便哪一位老师都比我更适合和包老一起创作!”

贺建军的话让凌舒微微摇了摇头。

他比贺建军更了解包蕾,自然知道包蕾的用意所在。

他知道,包蕾这是在“栽培”新人,他本人应该很看好贺建军在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