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此生的指路明灯(3 / 3)

这个小傻瓜。”

连翘不服气的鼓着脸,给自己辩驳。

“瞎说,我聪明着呢!主子上回还夸我脑子机灵,学什么都快。谁是傻瓜了?不信咱俩比比,你盘账不一定盘得过我!”

“呵呵呵,对,我们连翘聪明,比姐姐我聪明多了……”

杜若被她逗笑了,一边继续绣荷包,一边注意着主子的动静,听吩咐。

正房里头,陈欣靠在丈夫身前,看着炕上的儿子,觉得内心特别充实平静。屋子里被火炕烘的暖呼呼的,她穿着薄袄也不觉得冷。

“煤矿的事儿,弄的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这不是才确定了吗?要招人手弄工具的,哪儿能那么快就弄好啊?矿产开采不是个小事情,还得报备给朝廷,否则到时候都是麻烦。”

“唉,虽说是有火炕了,可去岁今春天这么冷,估计贫苦人的日子,也都是难捱的很。

毕竟这烧炕用的柴火,也多是买来的。一般的老百姓家里,又能富裕到哪里去呢?把煤炭给快点弄出来吧,那玩意儿便宜又耐烧。以后老百姓们的冬天,也能过的稍微不那么艰难。”

瞧她这话说的一套一套的,都是忧国忧民的调调,俞墨笑着调侃道。

“不愧是圣上御笔亲封的裕安县主,果然处处都是一心为民啊!”

“跟你说正经的呢,少在这里贫嘴了!”

陈欣隔着衣裳捏了他一把,又打一棒给个甜枣的替他揉揉痛处,才叹息着说。

“我记得我们那边有一句话,说的很无奈,但却很现实。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白了不论什么时候,这老百姓就没有不苦的。

想想前些年,俞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俞墨,咱们现在跨越了阶层,勉强算是成为贵族了吧。可是我觉得,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了,其实咱们来自老百姓。

如果我们这些平民出身的人,都不能对百姓的苦感同身受的话,那我们是成了什么呢?你作为一个由民变仕的官员,口口声声说着为生民立命的话。那立的又是谁的命呢?”

俞墨闻言低下头,亲了亲她装满星辰的眼睛,心中一片温柔。有些时候他的妻子,真的善良又睿智。她懂得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他敲一记警钟。

此生,她是他的指路明灯。

“嗯,知道了。我在心里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