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颤抖的长孙无忌(2 / 4)

,大善,孤有诸位相助,真乃如鱼得水也,那就辛苦诸位了……”

东方凌羽一听,大喜过望,豪迈的大笑道。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麾下谋臣都那么有信心,我又有何担心与害怕。

东方凌羽立刻派人前去迎接十七州的使者,很快一行人就到了圣王宫。

东方凌羽仔细大量了一下这一行人,发现他们有老有少,有文有武。不过,既然能够被派来担任使者,他们个个都恐怕是各州了不得的人物。

从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有的表情倨傲,眼珠子都恨不得崩上来。也有的眼神看似平静,但是细看之下充满狡诈,每一个是好对付的。

众人就站在下面,望着高坐大殿之上的东方凌羽,都象征性的见礼,并且奉上了各王准备好的礼物,接着就各就各位。

东方凌羽这时也尽地主之谊,开始宴请这些使臣了。一段曼妙的声乐中伴随着十几个美女的飘动的舞姿,在众人的和气欢愉之中渐渐流逝…

酒宴过后,东洲其他各州的使臣正襟危坐,似乎打算‘发难’了,而韩非,贾诩这些谋士都气定神闲,该吃吃,该喝喝,似乎并不担心这些使臣所带来的麻烦。

忽然,这时候,一名身穿朱红色锦衣的男子上前。

此人看起来眉清目秀,朝气蓬勃,眉宇间有一股英气,年龄大概在二十四五左右,周身有一股书生气息缭绕着。

“圣王,在下乃东唐王麾下国相长孙无忌,此次我王派我前来,一来是祝大王封王之事,二来是想与黄州签订同盟关系,同进同退,还请大王准许,好让无忌回去给我王一个交代。”

长孙无忌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忠心辅佐太宗皇帝李世民一统天下、献谋支持玄武门事变,为贞观打下根基、推行王政,制定唐律,施光。

关陇门阀势力的支持者,李治能够被李世民选为皇位继承人,长孙无忌功不可没。

而且长孙无忌身兼外戚和元勋的双重身份,比较注意避嫌,与历史上某些骄横外戚绝不相同。自然被李世民喜爱,委以重用。

当然,长孙无忌也不是完美的人,在李世民晚年时,已经不是那么容易听从劝谏了。

他曾对长孙无忌说:“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令长孙无忌谈自己的过失。

但长孙无忌却说:“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唐太宗当即就指出这是“曲相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