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环环相扣(2 / 3)

七岁的孩子而已,哪里能算计得到王爷?”徐慎乃是忠顺王跟前第一幕僚,接过宣纸,看了一眼,不解其意,便传给了身后的同伴。

“若属下没有看错,这是旧年大比时出的试题。”

“去年恩科,试题是礼部出了之后,皇上选的。”忠顺王的眼里闪着凌厉的光,他听皇兄抱怨过,很多时候说是皇上钦点,而实则,阁部会把属意的选项写在最上面,皇上会有多半的时候,要配合阁部的意见。

这才是君臣相宜。

均浏览过一遍了,忠顺王问道,“说说,这个题目,作何解?”

徐慎脑子一转,想到最近几日发生的事,都是围绕一个小孩子打转,他虽不知细节,也不明所以,单就字面意思论道,“这是出自《论语·尧曰》中的一句话,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其中意思是皇位属于有德者,应当像舜、禹之间那样,实行禅让!”

忠顺王身上的冷汗便滚滚而下了,他面上却波澜不惊,挥挥手,让人都退下,只留了徐慎,问道,“你说说,礼部出这么一个题目作大比之用,是有意还是无意?”

见徐慎未解其意,忠顺王低声道,“皇上还未封太子。”

书房里安静极了,良久,徐慎都没有说话。

忠顺王揉了揉眉心,叹一口气,“你们这些读书人,满肚子花花肠子,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皇帝还未封太子,并非皇帝不想封。

泰启帝一共十个儿子,嫡长子早殇;余下的都是庶出,四个未及序齿;成年的只得了三个,最小的皇六子不足六岁,生母吴贵人。

泰启帝最喜皇四子,年前才将其生母封了贵熹妃,原本是欲立为太子,上奏太上皇的时候,却被驳了。

皇家事,忠顺王没有和徐慎说,此时寥寥提起,徐慎再结合这考题,不得不多想,若属意有德者,太上皇又是什么圣意?

礼部拟的这考题,是礼部无意,又或是太上皇授意的呢?

一旦让皇上联想,可想而知,朝堂上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礼部尚书顾铭臣便是能保住一条命,只怕也要伤筋动骨一番了。

好重的心计,好深的谋略,一环套一环,最后还能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忠顺王突然也很想亲眼看看这小子了!

贾琮却并没有想这么多,屋里来了不速之客,他正在招待,眼看贾环将一碟子带骨鲍螺吃得一粒儿不剩,他心疼得真想把贾环扔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