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五万两银(2 / 6)

心中对将爷的崇拜之情,越发高涨了。

隔壁荣国府门口虽然站了两溜门房,个个都年轻俊俏,衣着鲜美,可有什么用?

不过是绣花枕头罢了。

倒是衬得好好一座国公府,跟花楼一样了,少了肃穆之气。

自己将来上了战场也不用怕了,死了倒是好说,跟着将爷混,一条人命值二百五十两银子,自己活着一辈子不吃不喝也挣不起这个钱,怕的就是瘸了残了。

“二位在将爷的府上看门,一个月多少银子?”

其中一人一问出,这瘸腿的门房便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这是为自己找条后路呢,颇有些傲气,“咱们和贾家的下人不同,在家是门房,出门还是爷的亲兵,一个月三两银子,他们那些……”

这瘸腿的朝急步走在廊檐上的小厮扯了扯嘴,“稍微好些的管事一个月一两半钱,少的一个月一两银子,八百文钱的都有。”

“咱们不同,二爷说了,咱们一起上过战场,一起吃过苦,若宁国府破产了,咱们这些人是愿意跟着二爷去要饭的,他们那些,也不是说一个忠仆都没有,多数肯定是不可能跟着吃这种苦的,二爷待咱们不薄。”

有了后路,还怕什么?

这军爷将一封信递给了这瘸子,“这是将爷让人送回来的信,问家里好不好,还有,这里头有一万两银票,让给**奶家用。”

给**奶家用,说白了不就是给家里的开支吗?

这瘸爷忙接了过来,“我去找贾队,你跟我一块儿去好交接。”

黛玉接到了贾琮的信,这信只比送进宫里的密折晚了一天时间,信中将江南那边的信息提前告知了她一声,信中嘱咐,甄家出了事,隔壁老太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让她这些日子将门关好,不必与外边往来,横竖家里没有长辈,也不必在意与京中的往来。

贾琮以后走的路,必然是与众不同的。

这一条崎岖的路上,只有贾琮一个跋涉者,会孤单,会寂寞,会荆棘重生,也会格外刺激,若能到达终点,上天的赏赐也必定是非常丰厚。

甄家与贾家的关系,黛玉早就从贾琮的口中得知了,她知道这两家是多年的老亲,但不知道的是,贾家还有五万两银子是放在甄家的。

贾琮与她说这些的时候,也并没有想起书中写过的这些细节。

甄家被抄家的消息传到荣国府的时候,离元春省亲盖园子动用那五万两银子来采买花烛彩灯什么的,还早了两三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