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章 身世(2 / 3)

。”

看外貌确实有几分相像,但这不足以证明白红梅就是这家的孩子,两个人有血缘关系。

老年妇女说:“我也姓白,我叫白月季。”

连名字都有异曲同工之感。

“阿姨……(这个人有可能是妈**姐姐,虽然做奶奶年龄都够了,但奶奶还是喊不出来的)我妈妈要真是您的妹妹,她是怎么来到的苏家村的呢?”

白家,祖籍陆南安阳人氏,白少亭排行老二,自幼跟着父亲经商,不到二十岁就在陆南省城有了两间大铺子,经营传统糕点和布匹成衣,二十二岁就娶了隔壁铺子的女儿章若兰。

夫妻感情很好,先后生了三男两女五个孩子,白少亭在外为妻儿打拼,章若兰在内相夫教子,其乐融融。

可是好景不长,某位外战不行内战很行的人对革命群众进行了**,特别是**之后,民不聊生。肚子尚且填不饱,谁会光顾这些铺子呢?眼看生意做不下去,白少亭就收拾了金银细软,准备带妻儿回陆南安阳老家,有家族保护,日子还能好过一些。

从省城到安阳不足三百公里,却足足折腾了半个月,回到安阳,金银细软早已被一道道关卡洗劫一空,除了一家七口人,身上掏不出一个大洋。

好在人受了点苦,还算平安。

白家还是有点祖业和积蓄的,靠着这点家底,白家又撑了几年。

在白月季十七岁的时候,她就嫁了一个革命军人,也就是胡厂长的爸爸,她自己也参加了革命,在野战医院当护士,从此离开了家。

三几年,陆南发生了旱灾,过了年又闹起了蝗灾,蝗虫过境,颗粒不收。白家一共有六房,大人孩子加起来有四十多口,这几年都是艰难度日,蝗灾过后,他们赖以生存的七十多亩地颗粒不收,连怎么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问题严重到何种程度呢?每天都能见到饿死的人,活着的也是面黄肌瘦的。

为了给孩子讨条活路,白少亭带着二儿子和小儿子,章若兰带着大儿子和小女儿(带大儿子是为了路上有个照应),分头去逃荒。

走了近一个月,才到了沂东地界。

那时候就算是没闹灾的,日子过的也很紧巴,何况灾民太多,章若兰能讨到的东西少的可怜,一路上都是靠大儿子挖野菜,运气好抓条鱼充饥。

眼看着大儿子支撑不下去了,小女儿奄奄一息,这样子下去一个也活不了,没有办法,章若兰背着小女儿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