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章 过往(2 / 3)

一员。

退伍了,他娘就在张罗儿子的亲事,家里唯一可取的,就是他还算是一表人材。这样的家庭条件注定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有女人能看上他,不嫌弃他穷就知足吧。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进了他家。

不高,不瘦,不很丑,这就是对女人客观的评价。

**很满意,儿子不打光棍,有人愿意进这个家,就是活菩萨,不是菩萨她也愿意当菩萨一样供着。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样的女人娶来放心。

两个月后,两个人就结婚了,欠下了一百多块钱的饥荒。

杜凤明是想对女人好的,可他一天就挣这么点工分,老娘干不了重活下不了地,两个人干活养三个人,在自己养自己都养不胖的年代,注定清贫。

第二年女人的肚子才鼓了起来,第三年才生了儿子。儿子出生,代表着杜凤明一个人要养四张嘴了。

那段日子确实够苦的,干不了活的老娘硬撑着下地,队长照顾一天给三分工,拖着板凳捡麦穗,拔草,干一天活回来得哎呦半宿。

做饭,干的捞给女人吃,她得奶孩子;娘俩喝稀的,那段时间是杜凤明见星星最多的一次,眼冒金星嘛。

儿子几个月,就换他娘在家里带孩子,两口子下地干活,家里的情况才好了一点。

可是,这日子怎么过着过着就变味了呢?人怎么过着过着就不见了呢?

杜凤明对女人的所作所为,除了屈辱倒是没有多少恨,女人嫁给他吃了不少的苦,再不济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或许是让**的吧。

现在,杜凤明的唯一要求就是和女人分开,他和儿子过。

结婚的时候,女人还没到法定年龄,结婚证都没领,也不算夫妻。

现在他有工作了,能力范围之内会给予补偿。

快天亮的时候,捋顺了思路的杜凤明才睡着了。

新的一天。

杜凤明起床,熬了稀粥,切了一小盘大葱,蘸酱,吃二合面的饼子。

收拾利索,开门营业。

张纪娜也是七点多一点就来了,高中生的早自习开始的早,学生又自觉又上进,他们的营业时间要比另一个店长。

杜凤明反映了,苏忆安从第二个月开始,每天多开三毛钱,第一个月的也补上了。

一个月多九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两个人都挺知足的。

“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