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炭笔(3 / 4)

明知道好几个人都掉坑了,还要质疑?

无非就是今天的很多话,并不是他以自己的身份说的,事实上,只是别人不方便说出口的质疑,借他之口说出来而已。

所以,关于这个终极疑问,黄福不仅是心中好奇,更是知道,只要姜星火所言可行,那么关于是否进行变革的问题,就算是敲下最后一锤了。

“本呢?”

姜星火向郑和伸出了手。郑和呆了呆,什么本?

“那天晚上你提前回去的时候,我让你帮我拿着的那个本,上面记了教案,你忘了给我。”姜星火提示道。

“噢噢!想起来了!”

郑和恍然大悟后,变得有些尴尬,连咳了几声。“别咳了,到底怎么了?”姜星火问道。

郑和无奈地回答:“忘到了牢房里了。”“拿。”

姜星火的回答言简意赅。

看着周围朱高煦手下的甲士,郑和也不客气,干脆地走过去吩咐那名玄甲校尉,帮自己取来。

这是最后一节课,而且他已经知道了朱高煦与郑和的身份,所以干脆懒得装了。事实上,姜星火现在对与“燕校尉”的再次见面,是做好了心里预期的。而讲完这最后一节课后,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何时,但肯定是在正月出狱之前,姜星火清楚,自己会与朱棣见面。

而朱棣既然决定在大明推行变革,并且采用了由他之前讲课结果汇总出来的《变法八策疏》,那么就不可能不问关于这最重要的“最后一课”的关键内容。

所以,眼下姜星火还是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把教案上的东西,不再藏私地讲出来。

从根本上来讲,这可比之前对话里提到的内容要禁忌的多。是真正的“不可说之事”,或者说,“不可细说之事”。虽然,姜星火已经留下了足以反制的手段。

但这个办法,哪怕只是想起来,还是有些让他汗毛倒竖。

就在姜星火思虑之际,那名玄甲校尉,已经呈上了昨夜姜星火手中的教案。

看着这名校尉,姜星火心中闪过了一个念头:“喔......玄甲,得提醒朱高煦一声,别作死,在前世的历史上,这小子好像是把自己的藩王护卫称作“天策卫”,又自建“玄甲军”,处处效仿李世民,让朱棣怎么想?更何况,时代都变了,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军事科技如火铳大炮的进步,还搞这些铁罐头也没有太大意义了。”

不过这也只是姜星火的刹那念想,当记载了教案的本子,出现在了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