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钱定钧的纠结(2 / 3)

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所以,这个人情不可谓小!

有人会说,王学兵都是县委书记的秘书了,提拔到实职不是书记一句话的事儿吗?

问这个问题的肯定是体制外的人。

哪怕是县委书记,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惯例,不能轻易突破。

尤其是对于他的秘书,更得多考虑一层,以免引发不满。

他需要分配的利益、处理的矛盾太多了,表面上必须一碗水端平。

所以,赵建国绝对是王学兵的贵人,王学兵非常感激。

这也彰显出组织部长的重要性,送的人情都是超级人情。

这可是官帽子啊,在体制内,谁不想升官?

什么项目?什么资金?什么工程?

跟级别和职务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组织部长的实际地位要远超于其他常委。

组织部长办公会酝酿的人事方案,最后百分之七十都会变成现实。

换句话说,书记关注不到的干部调整,组织部长往往能起主要作用。

有很强的能动性可以操作!

管钱的能穷吗?做饭的会饿吗?

显而易见的道理。

甚至有时候连副书记都比不了!

因为县官不如现管。

副书记虽然分管组织,但只是分管而已,部长绝对可以越过他直接跟书记汇报,书记也可以直接向他下达指示。

事实上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如果副书记个人不够强硬,关系不够深厚,绝对指挥不动组织部长。

组织部长同级对书记负责,向上对上级组织部负责,关你副书记什么事?

就算副书记有一天当上书记,那至少也是好几年后的事儿了,到时候组织部长肯定也调整岗位了。

所以,根本不怕。

“行啊,学兵,你可是咱们县的青年才俊,又跟着书记,好好干,前途不可限量!”赵建国鼓励道。

突然,书记的门开了,宣传部长张淑娟走了出来。

她以前是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最近刚下来,还不到四十岁,是最年轻的常委。

赵建国笑着上前寒暄。

王学兵赶紧到钱定钧办公室报告,不一会儿出来请赵建国进去。

“书记!”赵建国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