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上海棉布卖不出去?(3 / 3)

仅是上半年收取的关税,就已经高达二百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上海县地方上的税收。

大玉儿脱口说道:“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在这里哪有说话的份儿,赶忙闭上嘴巴。

她的心里却是一阵冷笑。

果然跟传闻中的那样,明国的官员喜欢谎报政绩。

大清国虽然地处辽东贫瘠之地,可毕竟是一国,人口接近300万。

即使把所有旗民、汉人的家产全部搜刮起来,都不一定能搜刮到这么多的银子。

一个自己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小县,新建的港口,半年收入两百万两白银?

咋不上天呢?

看云逍子的样子,他竟然还信了!

谪仙人不是洞悉天下事吗?

“有何不可能?”

“户部的账目,以及孙传庭的奏报,都说的一清二楚,怎么可能有错?”

崇祯笑着开口。

上海港就是叔父种下的摇钱树。

半年就给朝廷挣了这么多的银子,快顶得上以前一年的国库收入了。

这建奴女人,哪里知道叔父的厉害?

大玉儿半信半疑。

云逍冲夏允彝摆摆手,“不必理会这井底之蛙,继续说。”

大玉儿面红耳赤。

能给一点最起码的尊重吗?

太伤人了!

夏允彝好奇地看了一眼大玉儿,继续汇报上海的情况。

浦东开发进展也十分顺利。

由于官府组织得力,又有巨大的利益驱动,短短一年时间,浦东就修好了大堤和海塘,开发田地二十万亩。

这还不算什么。

在陆家嘴以及黄浦江畔,陆续建起了上百家工厂。

其中工人超过千人的工厂,就有五十多家,棉纺、印染、制衣一条龙。

“只是……”

夏允彝欲言又止。

云逍问道:“遇到什么难处不成?”

华允诚接过话头,苦笑道:“的确是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崇祯一阵好奇:“出了什么事?”

华允诚答道:“浦东工厂制造的棉布,在大明国内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