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妈,这个鸡腿给您吃。(3 / 3)

们生产倒是没问题,不过却没有销售能力。

这也就却造成石棉瓦大量积压。

不光是靠山屯,在1981年的时候,除了过年时买点年货,基本都到公社供销社去就行了。

很多的乡下人,根本都没有机会进城。

城市在他们的眼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所以说想要从靠山屯找人出来推销石棉瓦,这样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

现在看到二儿子有了出息,魏淑萍也感觉脸上有光,估计下次要是再回娘家的话,不管是大队书记还是那些社员,肯定会受到贵宾般的接待。

这种荣誉,魏淑萍从来也没有奢望过。x33

可是现在二儿子就这样轻松的帮自己给实现了。

还真是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开饭喽……”

就在魏淑萍无限唏嘘感慨之际,就看到赵山河端着一大盆的小鸡炖蘑菇粉条上来了。

“今天我们就先预祝这次石棉瓦的生意马到成功,等到我们把钱拿回来的时候,到时候我们再吃大餐,好不好啊?”

看着这个大搪瓷盆里面,装着的鸡肉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赵山峰和赵红玉早就急不可耐了。

端着饭碗就要过来夹菜,结果却被魏淑萍拿筷子给赶走,“看看你们有没有规矩?奶奶还没动筷子呢,你们就跟个饿狼似的没见过吃的吗?”

两个小屁孩看到老妈发飙了,赶紧噤若寒蝉似的收回筷子,只是眼睛却盯着搪瓷盆里面的鸡肉。

嘴里却不断吞咽着口水。

“奶奶,给您盛的大米饭。”

从老妈回来以后,赵山河就特意买了一百斤大米放到家里,还叮嘱老妈每天都要吃大米白面。

曾经那些窝窝头和高粱米、小米都很少吃了。

在赵山河的观念里,赚钱的目的是啥?

还不是为了让家人们吃好穿好,等以后有条件再把那些家用电器置办齐全了。

至于房子嘛,赵山河还是喜欢四合院。

当然了,能到京城去买就更好了。

不过现在很显然不太现实,还需要给自己点时间才行。

“妈,这个鸡腿给您。”

魏淑萍终于在搪瓷盆里找到大鸡腿,于是就夹起来放到婆婆的碗里。

“妈,这个鸡腿给您吃。”

赵山河找到另外的鸡腿,然后就夹到老妈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