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王爷守城(2 / 3)

那些被绑住手脚无力反抗的死囚不算什么,敢于在城池之上与金军搏杀,领着军民抗击金人,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其实,这么说只是为了好听,你们无需亲自提刀子上城楼与金军砍杀,只需要在敌军退了战斗的间隙,上城楼慰问将士,表达你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就可以了。

只要将士百姓知道,有王爷在城里,就会军心稳定,并且能发挥出超强的战斗力来,毕竟你就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天家。

不要低估你们稳定军心和民心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这是赵桓在看了无数史料中得出的结论。但凡皇帝御驾亲征,军队战斗力肯定就会上几个台阶,将士也会拼死厮杀。

当然,明朝土木堡之变那种特例除外。

总体上说,有王爷在城里镇守,鼓舞士气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守城战里,只要军民知道城里头有一位王爷,并且时不时的在城楼上慰问提振士气,军心和民心就会安定。

毕竟王爷都在这,他们有什么害怕的?

与金朝作战的初期,城池防御战将会是赵桓的重中之重,他要把一个个城池如同一枚枚钉子钉在华北、华东、山西、山东辽阔的疆土上,成为一把把**金军腹地的利刃。

他精心挑选了若干城池决心死守,这些城池的守将都是固守三个月以上,拼到最后一刻才城破殉国的。

而城池被攻破的原因大多不是因为金军强攻破城,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粮草,也没有任何外援,最终没能守住。

重新布局的话,赵桓有相当的把握翻盘。

因为,距离下一次金军大规模南侵还有差不多一年时间,他有足够的时间针对性地进行城防布置。

城池防卫战,守城的一方是占尽便宜的,因为宋朝这个时代的攻城战术和设备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对金朝而言。

金朝攻城战是弱项,只要守城将士态度意志坚决,城里粮草充足,兵士力量也达到基本要求,也就是与攻城金军的人数比不低于一比四,那么基本上就能守住。就算守上一年半载都没有问题。

最典型的莫过于这之前的太原保卫战。

这场城池保卫战中,知府张孝纯,宣抚司都统制王禀率领军民死守,足足坚持了十个月,打退了金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城,让金军损兵折将。

最后金军没办法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围点打援,重点打前来增援的援兵,并且困死太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