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俺儿也是城里人(3 / 4)

子婆姨吧?真漂亮。”

伊秋水被夸的不好意思了,红着脸娇羞的叫了一声:“二妈!”

随后,二妈秦秀芝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儿媳妇赵红梅,越快越不顺眼。

同样是老杨家的孙媳妇,一个是白天鹅,一个是丑小鸭,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二妈看儿媳妇,越看越看越不顺眼。

二妈又把杨家人个个夸了一遍,随后,他走到杨栋面前,苦着脸耳语了一阵。

二叔杨栋听完后,皱着眉头不说话。

杨军见状,连忙问道:“二叔,遇到啥难处了?”

杨栋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叹息一声,红着脸道,

“你二妈正为孝衣的事发愁呢。”

“孝衣不够?”

随后,杨栋说出了了心中的苦楚。

原来,这一切都是穷闹的。

家里的钱和布票只够买孝子的衣服,至于其他人,只能找块白布条系在胳膊上,像门外的那些人,都是从自家里带来的孝布。….村子里就是这样,不管谁家死人,都自备孝衣,实在找不到白布的,就只能把自家蒸窝窝头的笼布拿出来顶一下。

所以,杨栋和秦秀芝为杨军一家的孝衣发愁。

家里的那点布票,平时都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这些只够孝子一个人穿的,至于秦秀芝和其他家人只是在胳膊上系了一根只有指头宽的布条。

杨军听完后,心情非常沉重。

他知道农村日子苦,却没想到比想象中的还要苦。

办个白事,竟然连孝衣都买不起,只能全村人互相拆借。

不过,当看到全村人没有一人穿一件干净没有补丁的衣服,他也就释然了。

农村人过日子,都是小孩拾大人的衣服穿,老二穿老大剩下的衣服,老三接着又拾老二的……

等到老小的时候,那衣服上的补丁一摞一摞的,穿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原来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了。

“我这里还有一些布票,拿去镇上买点白布吧,别让人看了笑话。”王玉英叹息一声,从贴身衣服里掏出一个鼓囊囊的手绢。

这次回老家,她已经把所有的钱和票都带了回来,看着手绢里厚厚一沓的钱票,杨栋鼻子一酸,差点哭出声来。

母亲含辛茹苦一辈子了,到头来,不能办上一个像样的葬礼。

杨栋红着眼接过王玉英手里的钱,向一旁的那个青年招了招手道,

“安邦,你去镇上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