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廷助学(3 / 7)

书人吗?”

严嵩早已习惯了萧风讲道理的方式,因此把愣一下的过程都直接省略掉了,只在心里愣就好了,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了。

“你这是巧言令色!若是各地的读书人,都要求国家补贴钱粮,那又当如何呢?”

萧风点点头:“简单啊,国家是按地方补的。若是各地的读书人,愿意去苗疆的学堂,也可以领补贴啊!

严大人,你这个主意出得好啊!天下有很多想读书又读不起的人,只要他们肯去苗疆的学堂读书,朝廷就出钱。

这样一来,苗疆自然就有大批汉民混居杂居了,苗疆也自然就渐渐不再成为苗疆了,此计甚妙啊!

不但苗疆,以后在藏区、蒙区、关外女真之地,都可以以此法推广学堂,传播中原文化啊!”

严嵩这次真的愣住了:“老夫,本官,我……何时出过这样的主意?这分明是你说的!”

“严大人不必谦虚,是你启发了我,我才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来,严大人当居首功!”

严嵩气急了,不再搭

理萧风,直接转向嘉靖,希望嘉靖能明白这个话题的严重性。

“万岁,此事万万使不得啊!苗疆之地,有数百万之众,若是其中读书者十中有一,那也是数十万人。

每人每月一钱银子,一年就是一两银子,一年就是数十万两银子,这笔钱财从何而出呢?”

提到银子,嘉靖不免有些心疼了,看着萧风,意思是要不咱们再想想?

萧风斩钉截铁地说到:“十中有一?严大人想得也太好了吧!当今天下,读书人百中有一就不错了!

苗疆之地,十二岁以下的学童本就不多,所谓数百万之众,大部分在深山密林中生活,海瑞得猴年马月才能扩展进去!

一年算下来,也就几万两银子,能到十万两就顶天了。万岁想想,这几万两银子是花在让苗疆人读书上好,还是花在和苗疆人打仗上好?

真的打起来,只怕一年的军费,没有几十万两才真的不够!”

嘉靖心动了:“十万两银子,倒不算很多,可以考虑。只是听你的意思,今后还要在藏区、蒙区、关外女真之地建学堂。

若是都用此法,只怕朝廷财政终究会难以为继啊。”

萧风笑道:“万岁,读书明理之事,本是人之天性。何况这些地方的人读书之后,朝廷可以在当地建学宫,让他们在本地学宫进学。

等他们这些地方有了秀才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