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北伐余波(续)(2 / 4)

代晋 大苹果 1621 字 9个月前

道似的,大张旗鼓的来慰问,其实便是一种变相的落井下石。

桓温这一生,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了太多。北伐兵败虽然令人不快,但是要想桓大司马因为这场败仗而彻底萎靡下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想要通过北伐的胜利提高自己声望,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的事已经成了泡影,那么便换一种方式来挽回局面。认输是不可能的,承认失败也是不可能的。

桓温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甩锅。自己绝不承认北伐失败是自己的责任,这个黑锅自己不背。

十一月初,桓温移镇广陵。随后便命大司马参军郗超前往京城建康,说要当着群臣的面解释此次北伐兵败的缘由,以正视听。

郗超代表桓温解释了整个北伐的过程和决策,最终将北伐战败的责任归咎于豫州刺史袁真头上。

郗超上奏言道:大司马进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收复大片失地。当地百姓无不壶浆箪食以迎王师,当地官员无不出城投诚,加入北伐作战之中。故而才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攻到坊头。

而来时运兵运粮的水路干涸,导致水路不通,粮道断绝的事,桓大司马其实早就有预料,并且也早有对策。对策便是命豫州刺史袁真率三万兵马打通石门水道,作为第二条运输后勤物资补给的通道。

然而,袁真率豫州兵马三万,在燕人主力被大司马主力几乎全部吸引的情形下。在石门守军只有不足三千人的情形下,却迟迟未能占领石门,未能打通水道。这是袁真的阳奉阴违所致。他本可以在半个月内拿下石门,打通水道,结果近两个月时间都未能得手,这已经不是懈怠无能了,而是故意为之,故意掐住北伐大军的咽喉,其目的便是要让大司马北伐失败。

郗超甚至还说,桓大司马怀疑袁真受人指使,否则他断然不敢这么做。联系到桓大司马北伐出兵之时,朝野一片反对之声,各种劝说拦阻。桓大司马怀疑朝中有人通过袁真之手破坏北伐,导致失败。要求朝廷降罪袁真,并彻查此事。

郗超这一番话,令司马奕和朝中群臣大惊失色。他们意识到桓温不但要将责任归咎于袁真的头上,还要借题发挥,将此事变成一个惊天阴谋,借此机会铲除异己。

桓温这么做,自然是要挽回尊严和颜面,在对外作战失败之后,对内立威。

谢安王坦之等人即刻会商,一致决定绝不能容许桓温这么做。但是完全否认桓温的甩锅行为,那会进一步激怒桓温。为了让事情有个降温平息的机会,只能采用折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