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剧变(九)(2 / 4)

代晋 大苹果 1562 字 7个月前

巢县县令李徽?被人调往京城任职去的那个李徽?”

郗超微笑道:“正是他,现如今在门下省任给事中,跟谢氏过从甚密。”

桓温冷笑道:“原来如此,嫌弃我桓温,转投谢氏了。官升的还挺快。此人和那刺客是结义兄弟?好的很。那他可脱不了干系。谢安石如此提拔他,难不成跟此事也有关?哈哈哈。此次去京城,老夫倒要当面问一问谢安石。瞧他怎么说。”

郗超微笑道:“桓公,我认为这倒跟谢安石无关,谢安石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种事的。不过这个李徽,倒是不能容他逍遥。结义兄弟,当同生共死才是。那刺客周澈死了,他怎能独活?”

桓温大笑起来。

桓秘拱手道:“大司马,兵马已经全部抵达。何时前往建康?宜早不宜迟。兵马一动,鸡飞狗跳,恐怕很快那边便会得到消息了。”

桓温微微点头道:“是该开拔了,不过老五那边还没有动静。老夫还在等他的消息。”

桓豁道:“老五怎么这么慢?江州难道比我荆州还远么?他这是怎么了?”

桓秘冷笑道:“桓冲你还不知道么?不是我说自家兄弟的坏话,自小便是反骨,不肯齐心协力。这一次定是不肯协同。大司马打小太惯着他了。现在都惯出毛病来了。教我说,这一次倘若他不肯出力,回头必要严惩他才成。”

桓温皱眉喝道:“老四,莫要说这种话。老五行事谨慎持重而已,你怎可诋毁于他?那是你兄弟。他就算不来,也自有他的考虑。”

桓秘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桓豁道:“大司马所言极是。但是既不能确定,我们也不能等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桓温看向郗超。郗超沉吟片刻,开口道:“桓公,确实不能等了。京口距京城可只有一百六十里而已。来回只需一日一夜。消息走漏之后,恐生变故。”

桓温抚须微微点头,他回到桌案后坐下,神色变得森然。

“诸位,我大晋有颠覆之险,血脉玷污之忧,社稷被窃之庾。我桓温要为大晋国祚之想,尽人臣之忠。不能坐视。诸位听令,即刻整顿大军,开赴京城。”

殿上众将齐声喝道:“遵大司马之命!”

……

连续四五天的阴雨寒冷天气,让京城的百姓们甚为烦恼。初冬天气的骤然变化,让许多人都缩在家里不愿出门。

终于,十月初七日清晨,风停雨止,太阳从东方升起,普照大地。憋在家中的京城百姓们终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