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回 阴阳(3 / 4)

至尊曲 王昭之 1511 字 9个月前

降之阳(少阳),以阳助阴升;天阳之气要下降而不能虚降,必得阴气(少阴)之助而后降,天之阴,即地上升之阴(少阴),以阴助阳降。只有阳气下降阴气才能上升,只有阴气上升阳气才能下降,二者一升一降,相互为用,才能升降不已,并由此将对立的双方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这是由其各自的外部因素所决定,这就是太极阴阳图“阴阳互用”的升降运动。所以,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各自内部所藏纳着可以转化的物质基础(阳中有阴)和内源性动力(阴中有阳),以使其阳气能生化无穷和阴气能泉源不竭,也就是“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结构原理,即阴阳鱼的鱼眼;阴阳互用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消长进退的外部条件,阴阳相互吸引以使阳能降而阴能升,也就是“天气得以下降,地气得以上升”的“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的升降运动原理,即阴阳鱼的鱼尾(少阳和少阴)。

前者是“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是阴阳相互转化的物质基础,是阴阳的核心,是“阴阳互根互藏”的结构之道;后者是“阴阳之气,相互吸引”,是“阴阳互用”的升降之道。

只有阴阳互为其根,阳才能生化无穷,阴才能泉源不竭;只有阴阳升降相互为用,对立的双方才能链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者是内部因素,后者是外部因素。根为本,用为标,阴阳不能互为其根,阳便会息灭,阴便会寒凝,也就谈不上阴阳互用的升降运动,事物便会消亡。

古简曰:“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阳能降而阴能升,一升一降阴阳相互为用方可变生万物。

只有阴阳互为其根,又相互为用,事物才会发展,这就是太极阴阳图“阴阳互根”的结构原理和“阴阳互用”的运动原理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结构与功能两个方面,太极图也不例外,从整体上看,阴阳互根是太极图的结构模式,是静态、为体,阴阳互用是太极图的运动模式,是动态,为用。ωωw.Bǐqυgétν.net

“阴阳互根”的结构模式和“阴阳互用”的运动模式是太极阴阳图最直白的两大基本特征。

太极阴阳图的这两大特征是自然界及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模型。

四象则是分解了两仪,以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之说,它只是用以具体阐明“阳中有阴(少阴),故天气得以下降;阴中有阳(少阳),故地气得以上升”的阴阳相互为用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