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回 简单的心(3 / 5)

至尊曲 王昭之 2060 字 9个月前

智”解除困惑。

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修道并不是一定要无欲无求。wap.bΙQμGètν.net

首先,渴求精进本身就是一种欲求。或者退一万步讲,希望能够撇开各种尘劳,单单去品味一时的清静,这也是一种欲求。

“当然,只是去想,也仍然不够,还要去做。历代成仙的人很多,却没有哪一篇记载说把道理想明白了,而是他们以实际的行动去做了许多,这就是证道的过程。”

“回首这么多年的修道生活是清静了,心却没有随着平淡的日子一起沉淀下来,这才是人们应该修掉的魔障。一次次地生了退心又一次次地觉醒,这样的过程反反复复。”

“有时候便觉得苦,但有时候又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好与坏自然是相对的。当与自己的过往告别,便要如蝉蜕般有一次质变,这才让修行有了真意。”

“吕洞宾曾在梦中遍览了岁月浮光,醒来就悟了人生的无常。如果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梦,大概修行便是努力使自己觉醒的过程。”

“因为人们的心都已经被这个世界痴迷住了看不到本真,更懒得去思考本真所以才会变成浑浑噩噩,一生到死竟也不明白自己的存在。所以,我们反倒要去感谢那些挫折、迂回和懈怠的时候,正是因为有一些这样的故事,才会激励我们重新思考修行的意义。”

“人怕的不是不懂得进步,而是不明白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师尊曾说:当你觉得一心向道的时候,上天总是会降下来一些魔障考验你。”

“我们不惧怕考验,也不在乎成功或者失败,在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靠的不是天定,而是我与初心的距离。待到云开雾散的时候,起码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一句:修道这条路,我们用心走过。”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名修行者问仙人:您得道前,做什么?仙人道:砍柴担水做饭。修行者问:那得道后呢?仙人又答:砍柴担水做饭。修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仙人呵呵一笑: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其实,仙人和修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