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回 斩三尸(3 / 4)

至尊曲 王昭之 1684 字 9个月前

的形状,一种说法是与蚕相似,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如同长到五个月大的胎儿。

三尸除了寄生虫的尸体解释之外,还被认为是人体邪气所化。

《云笈七签》卷八十一曰:“其三尸者,托阴气以为灵”,又曰:“人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无论灵或鬼,都是道门中极为常见的名词,其本质也就是天地间异于阴阳之气的邪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医学中认为人体之所以得病,便是因为外邪入侵所致,而三尸作为人体邪气,便不难理解为何道教认为人体所得种种疾病皆因三尸而起。

三尸危害人体,道教因此有了种种杀灭三尸的方法,并以斩三尸为得证金丹的基本前提。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一、药物

如何斩灭三尸,道书中提到了众多的药物和药方,常见的包括黄精、丹砂、茯苓、白芷、桃叶(一云桃根)、芜荑等。

《云笈七签》中记载了诸多药方,如:“三月三日取桃叶,一云桃根,捣取汁七升,以大醋一升同煎,令得五六分,先食,顿服之。隔宿无食,即尸虫俱下。”

也有“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之说。

考其药性,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之功。

丹砂味甘性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益气,轻身,使人精力旺盛,不易衰老,杀精魅邪恶鬼,通血脉,止烦渴,悦泽人面,镇心,主尸疰抽风,解胎毒痘毒,驱邪虐。

茯苓味苦性平,能够安魂养神,调脏气,除肾邪。白芷则味辛性温,可以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散胃、肠、肺三经之邪,而以胃经为主。

桃叶味苦性平,可除尸虫,去疮毒,治恶气。

芜荑味辛性平,主治五脏邪气,散毒化石,杀虫散瘀。

不难看出,这些道教中用来杀三尸的药物,都具有一定杀虫驱邪散瘀的药效,其医学底蕴也正在于此。

二、行气

医学虽无法具体解释气在人体中的功用,但行气对人体的益处却早已为世人所共识。

行气同时是道门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