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回 经络时(二)(3 / 4)

至尊曲 王昭之 1751 字 9个月前

任督二脉同时与全身的各个脏器相通,当真气充足时,这些五脏六腑就都可以直接得到滋润。

任、督二脉的功能就是医学所说的「肾」的功能。

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又认为胞胎的形成始于肾,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的说法。

肾的功能有:芷精,主生殖,主命门火,能温照全身,主骨,主髓,主生血,主水,主纳气等。

自古有很多修炼内功的心法,都能生气、养气,其实就是去打通小周天以及以十二经络为主的大周天,所以一些修道者面壁禅定,不吃不喝,用修炼来的内功滋养身体,推动经脉的运行,保证生命的持久。

一些拳法动作等,也都是通过舒缓的气功运动来疏通经脉。

如果人能去修炼内功或每晚坚持打坐,直接让丹田之气充盈,去推动全身经络的运行是再好不过的,可普通人很难做到。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食疗来补足气血,来补足肾气,久而久之,也可以达到同样功效。

经络的触诊是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

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皮下硬结等,可知为经气实;体表温度低下,无弹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为经气虚。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压痛强烈,多属实症;压有**,多属虚症。病穴有助于明确诊断,刺灸病穴常获良效。

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带等,可疑病经要详细触诊。

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

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泽。

肺经实热时,胸椎一至三旁开半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

肺经气不畅时,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

经气虚衰时,膏肓呈高肿或弹性、皮温低下。

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

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肠炎时,手三里、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

胃经:胃俞、中院、梁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