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即将开启的战争(3 / 5)

在场的几人不由相互对视一眼,到底没任何人反对,说到底只是劫掠粮食而已毕竟从八王之乱一直到现在,各种杀人盈野,屠城灭村,饿殍遍地之类的实在太多了。

甚至别得不说,只要选择了不投降,然后把城池攻下来屠城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与之对比,刘泰让赵安趁着秋收去袭击幽州,就道德上来说,实在太不值得一提了。

这时候陈元达微微一怔,神色严肃道,“那公决定让赵将军劫掠幽州粮草,我并不反对。

但是否要先做好撤退准备,毕竟幽州方面的骑兵,值得我军重视!”

陈元达并不熟悉刘泰的军队,但他到底知道幽州更擅长骑兵,否则己方也不会这般被动。

实际上,在刘泰看来赵安只要按照一直以来的敌后作战计划,去幽州袭击一波后,直接化整为零的缩回到冀州来,不说万无一失,但至少能做到进退有度。

说到底,对比这时代绝大多数军队必须要一个比较顶尖的指挥进行指挥而赵安的军队只要告诉他军队中的屯长与军史们所需要做的战略,那他们自己就是会去执行相应的战术。

从组织度与纪律性来说,赵安军队算自己军队中最高的如果王浚想要对付这支军队,往往会出现,规模太大不容易捕捉他们,规模太小反而会被这一支军队暴打。

毕竟这支军队相对来说更擅长百人以下的战争模式,让他们打游击正好合适真说起来,陈元达与其担心这支军队会不会被暴打,还不如担心破坏秋收这种事对赵安的军队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毕意这支军队里的十卒虽算不上圣母,但多少都是那种对黎民百姓比将士。

自己下达这命令多少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或者道德上的谴责的当然,这种思想上的问题交给军史们去解决,否则,自己每支屯队都安排一名军史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解决掉他们的心理问题嘛,而怎么样披上神圣的外衣,然后行血腥之事,那基本上就要看文人的心里有多“的确需要重视。”刘泰赞同道,“不过,我们也需要相信自己的将士,我们唯一需要做得,就是给他们准备做好后勤工作!”

陈元达见刘泰说出这般话语,倒也不再多说什么因为陈元达清楚,虽然自己是刘聪埋在刘泰这里的钉子,但自己在刘泰这里孤身一人,军队可不敢轻易涉及所以,应该提醒的事陈元达会提醒,该劝诫的事情也劝诫,但陈元达也不会涉及过深,因为一但涉及过深,那自己就可能自己找死了。

刘泰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