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谁还玩老套路?(4 / 5)

唐朝的无人可用,可好太多了。

罗幼度与宋琪商量了一下关于百姓迁徙的问题。

他这是给宋琪一个准备,这种关系天下的大动作,少不了拉几位宰相先一步站队。

送走了宋琪,罗幼度又接见了窦仪、赵普等人,商讨的都是民生,研究的都是国家发展,一点都没有风雨欲来的感觉。

相比中原罗幼度这边的从容,远在上京的耶律必摄则一脸的凝重,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耶律必摄已经一连三天,与心腹召开军事会议。

只因他们的于越耶律屋质说了一句话:“老臣估计,高丽灭亡之时,便是南朝贼子出兵之日。”

只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在契丹上京的上空笼罩了一层阴云。

如果说耶律休哥、韩匡嗣是契丹的文武双璧,那么耶律屋质就是契丹的定海神针,历经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耶律阮、耶律璟以及现在的耶律必摄五朝,在契丹皇族两次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历史上耶律璟如此荒唐,依旧能够坐镇契丹万里疆域,与耶律屋质这位二号人物的存在密切相关。

“南朝贼首是懂得用兵之人,老臣研究他多年,越是研究,越觉惶恐。此人见识广博,手段通天,却无任何骄气,反而沉稳慎重。从贼子取我幽州之战中就可看出,他事先安排宋雄获得萧思温的赏识,从而为萧思温的大败埋下伏笔。他善于先谋,便如他的那句话一般,先天下之忧而忧,换个说法就是先天下之谋而谋。他总能事先布局,先一步想他人所不能想之处。”

“我们攻打高丽的举动,必然瞒不过他。为何不出兵干涉?逼迫我朝首尾不得相顾不正好?老臣以为,原因有三:一、他们确实需要休息,二、不愿让高丽白捡便宜。若他出战,我军主力必将西调,高丽手中有渤海世子,很有可能便取渤海之地。三、未尝没有借刀杀人的心思。南朝千百年来,都未曾有效统治海东。”

“南朝贼首的野心不亚于秦皇汉武,老臣预估南朝动了将海东纳为疆域之心。他们是不可能坐视我们夺取高丽之后,收拢民心,了却后顾之忧,再与我们一战。”HTtρs://Μ.Ъīqiκυ.ΠEt

“更大的可能是在我们夺取高丽之后,直接拉开战事。让我们无暇清扫海东各方不愿归降的叛军。届时,自诩正义的南朝贼兵西来,将这些义军收为己用,不但能够轻易稳住高丽局势,还能全得海东之地。”

耶律必摄脑中浮现起耶律屋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