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3 / 6)

前的船舰,早就无法使用。

现在他们往来倭国、高丽的船舰是最廉价的平底狭长船,一艘只能容纳二十人。

而中原罗幼度对于水师极为重视,还在后周为臣时,就极力促成与吴越的水上贸易,吸取他们先进的造船技术,组建可以横行渤海的水师。

一统江南之后,更是总结了中原、南唐、吴越、漳泉的造船工艺,以及西方海船的技术,研发新型海舰。

这些年海商所得的财税大多都用于水师的改良修建之上。

双方在船舰上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面对中原的快帆海鹘,倭国的平底狭长船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筆趣庫

林仁肇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就好,先将他们分开拷打,让他们说说高丽的情况。然后通通丢给顾郎中,都是劳力,关着确实可惜。陛下说了,叫什么石见的地方有大银矿,留着他们的性命,到时候全当矿工。”

“诺!”郑彦华抱拳领命。

林仁肇目送郑彦华、顾闳中离去,看着最新绘制的地图,手指在对马岛从左到右画了一条长线。

这条长线就是他们封锁的海域。

倭国海岸线狭长,想要完全封锁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给陈德诚争取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拿下九州岛。

九州岛汇聚倭国大半物资,将这批物资夺了,对于倭国的士气将会是重大的打击。

高丽方向的倭国兵士失去了后勤补给,唯有南下撤军一途。

高丽届时唾手可得。

林仁肇在脑海中推演进程,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

郑彦华审讯归来:“都督,有一个新的消息。根据倭国的一个小将官说他们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正在进攻耽罗国。”

林仁肇看着地图上济州岛的方位,略一思索道:“将卢绛叫来。”

不多时,一位年过七十须发花白的小将大步入内。

“都督!”卢绛声音洪亮,底气充足,一点也不像七旬老者。

说道这个卢绛,历史上也是一号人物。

大器晚成的代表之一。

卢绛字晋卿,江南宜春人,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之曾孙。出身书香门第的他,自少就爱好兵家,以博奕角抵为事,读书只明大旨,不去深究其意。

这种人别说是文风鼎盛的江南,即便是中原,也考不上。故而年到七十,一事无成。

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