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契丹灭 东北归附(4 / 5)

《韩愈集》里除了耳熟能详的《论佛骨表》、《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论淮西事宜状》、《师说》以外,还有许多未传世的雄文。

因为韩愈的文章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但又敢批判儒家不正确的传统观念。他尊儒但不墨守,敢于突破流俗之见。他甚至能够做到自打嘴巴,亲自写文章驳斥自己之前的观点,承认自己原先的不足。因故很多文章不同流俗,不容于时代,加上印刷术不发达,以及唐末五代之乱等各种缘故,大多失传。

罗幼度看着韩愈文章中透露的开明思想,推崇尊重传统文化,又敢于挑战不适应时代腐朽的传统,实在对罗幼度的口味,感慨道:“昌黎先生的雄文,失传实在太可惜了。”

有人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前一句是当之无愧,但后一句就有些膈应人了。

就韩愈那开明的思想,焉是程朱理学一潭死水可以相比的?

罗幼度顿了顿,说道:“契丹人从也是我大虞子民,朕打算在临潢建一座图书馆。这些文章、孤本,朕打算拓印一份留在临潢,供给此地学子抄写借阅。此外朕估计有不少宝贝让契丹历代酋长赏赐给有功之臣,传令下去,朕不夺他人所爱,不求原版。只要拓印一份即可。朕不愿先人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因此失传……”

罗幼度拿下临潢之后,最关注就是华夏文化的传承。

罗幼度并没有立刻凯旋归国,而是凭借覆灭辽朝的气魄,在临潢府大刀阔斧的进行整改。

他将汉、契丹一家的思想传给契丹百姓,然后将契丹所有贵族都席卷一空。

契丹皇族有贤名的安置于汴京、洛阳,当作猪来圈养,恶名昭彰的直接处死换取民心,顺便震慑宵小。至于诸多贵族都准备丢往交趾、琉球填充人口。

罗幼度强硬的态度做法自然引得了绝大多数契丹贵族的不满,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大虞十万精锐就在临潢府,身为阶下之囚,他们只能被动的应允。

当然这里面耶律贤、耶律贤适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依照罗幼度的原定计划是要杀上一批人,让他们感觉到痛了,自然就跟着老实。

现在有了耶律贤、耶律贤适从中周旋,罗幼度并没有举起手上的刀。

只要他们到了交趾、夷洲、琉球,就算他们心有不满也没有用了。在没有路引的情况下,即便给他们插上翅膀也没本事从交趾、夷洲、琉球回到契丹。